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後,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所北方高等學府聯合一批中外知名學者,彙集八方愛國學子,艱難跋涉到西南邊陲,抱著抗戰必勝的信念繼續辦學,中國文化的血脈在烽火硝煙中得以保存。作者趙瑞蕻系當年西南聯大外文系的學生,他在西南聯大所接受的剛毅艱卓愛的教育民主精神,深刻影響了被老師和同學們稱為年輕的詩人的一生。晚年他用深情的筆追憶了這段刻骨銘心的求學經歷,繁忙的梅貽琦穿著深灰色長袍走來走去,聞一多的炯炯目光,沈從文的和藹笑容,燕蔔蓀紅通通的鼻子,吳宓走路直挺挺的,錢鍾書完全用英語講課,一位位大師的身影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