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品格教育繪本:所有權概念/同理尊重】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凱瑞兒.哈特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東雨文化
2021年11月09日
ISBN:9789575215101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引導孩子建立所有權概念、學會同理他人感受與尊重-


【所有權概念/同理尊重】

在地上撿到的東西,就可以據為己有嗎?

桑尼跟朋友在遊樂場玩耍,

無意間在地上發現一隻粉紅色免子娃娃,

他把娃娃撿起來,然後說:「這是我的。」


桑尼十分喜歡這隻兔子娃娃,

所以當他發現朋友布布在找她遺失的免子娃娃時,

便把手上的娃娃藏起來, 

更阻止他的朋友米莫把這件事說出來,

並一再強調:「這是我的!」

但,這隻兔子娃娃真的是他的嗎?


◎引導閱讀 

幼小的孩子對「所有權」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往往不了解拿別人的東西是不對的,因此常會發生像《這是我的!》書中一樣的情節。作者把孩子面對這種情況可能會有的行為表現,非常直接寫實地用很童趣的畫面呈現:包括主角桑尼在地上看到覺得可愛的娃娃,直覺反應就是撿起來,然後宣告這是自己的;而當他發現朋友布布在找尋娃娃時,則是立刻把手上的娃娃藏起來,並阻止朋友米莫把這件事說出來,還一再強調「這是我的」。

  

故事看到這裡會覺得,這個叫桑尼的孩子好壞喔!但是,孩子的本性有時候真的是很天真,可塑性也是很大的,往往需要體驗一些情境,才有辦法從中去思考與感受,進而同理他人,進一步明白事理與成長──

藏起娃娃的桑尼,仍是渴望和朋友一起玩耍,但是在看見朋友布布因為找不到娃娃,沒有心思玩耍、傷心難過的樣子後,桑尼也感同身受,同時覺得十分內疚,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於是把娃娃還給朋友,並向她道歉,幾個朋友又快樂地玩在了一起。

當看到這裡的時候,又頓時覺得:桑尼這孩子很棒,看見朋友的傷心懂得主動反省,做出不同的選擇,實在很可愛,值得稱讚!同時也忍不住要感嘆,比起大人嚴厲的指責、事後的告誡,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方法與力量,可以解決同儕之間的問題,靠的便是這份「同理尊重」的心。

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試著和孩子討論,故事中各個角色的行為是否合宜,而當孩子自己是其中的某個角色時,又會有什麼感覺和表現。例如可以請孩子試想,如果你是布布,最心愛的玩具被別人撿走了不還給你,你會有什麼感受?而如果你是桑尼,看見地上有遺落的娃娃,又該怎麼做?這樣的討論與對話,可以幫助孩子日後在面對類似的狀況時,很快地同理帶入,做出適當的判斷與選擇。

「所有權」是一個很理性的概念,但身為大人的我們,在告訴孩子「應該」或「不該」的同時,更必須讓孩子有機會看見並感受他人的情緒表現,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的原因,才能讓孩子真正學會「同理尊重」,而不只是因為怕被責罵而遵守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