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與存在 -- 實證唯心論與目的論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
吳甿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29日
ISBN:9789620766718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item.activityName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BuyButText')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叢書簡介】
本系列是吳甿教授多年之集大成之作,作者師從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研習中西哲學。書中深入探析中國哲學問題,邏輯性強、學術性高:《實證與唯心》以邏輯、批判之方法,由存在的實感,實澄本源與理想;《玄理與性理》藉魏晉玄學,把道家玄理與儒家性理?進現代哲學言說之域;《目的與存在》以中西宗教、哲學之交匯與影寒,貫穿目的論、實證唯心論等哲學思想。
【內容簡介】
「目的與存在」涵三義:一、開出「目的」與「存在」,二、「從目的證存在」與「從存在證目的」,三、「目的(知)」與「存在(行)」知行合一。
本書名「目的與存在」者,證凡實踐之為實踐之本義,乃謂其必在一理想目的之方向中,在活動中,攝存有於活動,證活動於目的方向,由目的性活動反證存有(存有即同一性),以存在即在不斷變異與自我否定、自我超越中,唯憑藉其所依從之目的性活動,自證為同一者,為存有。最後欲實現的目的、終極目的,唯是那提供存在之終極目的的提供者──判斷力之反思判斷之生生。「成為反思者!成為感通者!成為自由!」就是人的本體屬性。體性既立,體用、體相一根而發,心意知物,理一分殊而不容已;知行合一,是「斯人千古不磨心」之寂感真幾。以有心義故,一切法得成!
自中西哲學比較而言,雖可謂近代西方哲學日漸趨向於中國心性論,其中種種思辨環節,層迭交錯之哲學概念,經過疏理,可重新組合化約於中國哲學儒、道、釋三教之目的性概念之下,批判地成為以終極目的攝道德目的與自然目的之人學體性學──「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之自我實現人在宇宙中的自我定位的存有論。初看這是援西方哲學入中國哲學,再看是以中國哲學確定西方哲學觀念之意義與定位,而中西互證,同時成就中國哲學智慧之系統性、普世性,與西方哲學之擺脫虛妄、走向實踐的實證。
{{_getLangText('m_asideSuitList_titleText')}}
書單
《讀書雜誌》第三期推薦書單
三聯出版
關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