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西比較的視角研究戲劇,分成五個單元。
第一個單元是劇場與理論。一篇比較元雜劇跟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因其開敞空曠的戲臺而施行的上戲方式。一篇以京劇為參照,討論已經失傳的英國文藝復興劇場的表演。第三篇研究李漁的戲曲「結搆」理論,輔以亞理斯多德《詩學》中的情節理論。
第二、三、四單元主要運用西方的分析方法研究中國劇本,從元雜劇到明清傳奇,包括元雜劇中「重複」的現象和技巧,鬼神戲中撲朔迷離的效果,王昭君在不同時代的戲劇呈現,《牡丹亭》劇中鬼神和還魂的場景,杜寳的重要性,以及《桃花扇》中的扇如何表徵明朝。另有兩篇文章討論元朝詩妓:一篇搜集分析向來被史家忽略的元朝樂妓(包括雜劇演員)的詩作,一篇檢視元雜劇如何呈現詩妓。
第五個單元是當代劇評,介紹並評論六場改編或新編的好戲。最後附錄清朝才女吳藻的獨幕劇《喬影》及本書作者的英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