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文學行腳

作者:唐睿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14日
ISBN:9789620449475
促銷價$ 106.20
(原價$118.00)
收藏
搶購時間剩餘
優惠促銷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簡介

《異國文學行腳》是一本文學閱讀和教學隨筆,它既是作者唐睿習藝旅途的私記錄,同時亦是其他文藝行者的行腳指南。


作者在書中熔煉了二十多年於不同地域研習、教授文學和文藝創作的經驗,通過深入淺出的生動筆法,介紹二十三位外國經典作家,特別論述了影響一眾作家的文藝思潮、歷史因素,以及作家的個人經歷和生活秘趣,剖析各經典作品的誕生背景,為欣賞這些作品提供既簡明又精確的切入點,並向有志於從事文藝創作的讀者,揭示不同經典可供借鑒和取法的地方。


文藝行腳的修行之路,和一幀幀異國的風景,將在翻開本書的一刻,隨即展開。



唐睿 Christophe TONG Yui


薪傳文社社員。曾獲第一、二屆大學文學獎新詩、小說獎及第二十九屆青年文學獎散文、兒童文學獎等獎項。於香港教育學院主修美術,教育學士學位畢業後留學法國及上海,獲巴黎第三大學——新索邦大學(Université Sorbonne Nouvelle - Paris III)法國文學學士、比較文學碩士,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


首本小說《Footnotes》曾獲新鴻基地產及三聯書店(香港)合辦的第一屆「年輕作家創作比賽」獎項(二○○七年),以及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組雙年獎(二○○九年),簡體版《腳注》由廣州花城出版社於二○一七年出版;而繁體版亦於二○二一年由三聯書店(香港)推出重塑版。


作者從事文學創作及教育多年,曾於香港公開大學任教電影藝術及創意寫作課程,後轉職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


作者亦從事法漢文學翻譯,譯有《行腳商》(散文)一書。


目錄

自序

 

Part 1 登山之路

01   以歷史襯托出人物的經典——司各特的《撒克遜英雄傳》

02   無睡意文學——E.T.A. 霍夫曼的奇幻小說

03   社會動物園——巴爾札克的《人間喜劇》計劃

04   讓感性淋漓展現——雨果的浪漫主義文學經典

05   贖罪與寫作——霍桑的〈牧師的黑面紗〉與《紅字》

06   從醜惡與頹廢中昇華出美——波特萊爾與急遽轉變的巴黎

07   失喪於文藝想像的包法利夫人——福樓拜的冷靜觀察與筆法

08   一步之遙的小說家——莫泊桑和他的「冷酷」文字

09   俄國與西方文學的橋樑——屠格涅夫的農奴、「零餘者」和愛情

10   矛盾的時代、社會與人生——托爾斯泰和他的《安娜.卡列尼娜》

11   探挖微妙而複雜的心理現象——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

12   消逝的命運與美學——以撒.辛格的意第緒語小說(一)

13   消逝的命運與美學——以撒.辛格的意第緒語小說(二)

14   來自東歐猶太社區下層的聲音——以色列.拉邦的《街道》

15   以藝術介入社會——馬爾羅的《希望》

16   探索小說的種種蹊徑——從杜拉斯的《廣場》出發

17   有限與無限的世界——保羅.奧斯特的敘事與現實世界

 

Part 2 道上風景

18    偉大詩人的完成——里爾克的觀看與孤獨

19    因平淡而傳奇的創作生命——佩索阿與他說不盡的分身

20    神秘而幽深的文字迷宮——博爾赫斯的短篇小說

21    簡約而深刻的詩歌——普雷維爾的大眾美學

22    以「輕」載「重」的文學——卡爾維諾的奇想世界

23    尋找生命的依歸——井上靖的《敦煌》

24    昭和時代的畫卷——山崎豐子的「植林小說」

 

後記

附錄  作家列表

參考資料

書評
(1)
寫書評
三聯出版
(3)
評論 (0)
進入異國的文藝行腳之旅
推薦
文學的世界是一個無邊之境,它既囊括了不同地域的作家及作品,同時亦囊括了文學的發展與流變。很多人從小便接觸文學,特別是從學校的課程中學習;但是在學校眾多密密麻麻的、有限的課程計劃中,學生偏偏卻未能夠更多元地接觸不同的文學作品,特別是外國的文學作品。就算在課程以外,希望能找一些自己較少接觸的文學作品,卻又未必知道應該從哪些作家入手。 《異國文學行腳》是作者唐睿熔煉了自己二十多年於不同地域研習、教授文學和文藝創作的經驗,通過深入淺出的生動筆法,向讀者介紹二十三位外國經典作家的一本文學閱讀和教學隨筆。書中特別論述了影響一眾作家的文藝思潮、歷史因素,以及作家的個人經歷和生活秘趣,剖析各經典作品的誕生背景,為欣賞這些作品提供既簡明又精確的切入點。與此同時,此書亦為有志於從事文藝創作的讀者,揭示不同經典可供借鑒和取法的地方。這本書既是作者習藝旅途的私記錄,同時亦是其他文藝行者的行腳指南。 「行腳」原指僧侶尋求師法而遊走四方的修行方式,所以書中的兩個部分都與作者的文學修行之旅有關——「登山之路」和「道上風景」。「登山之路」主要涉及作者在法國留學時所研習過的外國作家,當中以法國的作家為主,但同時亦會介紹到與這些法國作家有淵源的其他外國作家;「道上風景」則是主要介紹作者在留學前已閱讀的一些作家,當中包括里爾克、卡爾維諾和井上靖等。 這本書的特色是在於作者在介紹經典的、較為人熟知的作家的同時,亦會介紹到一些相對上較少讀者知道或者尚未經典化的作家,例如有以色列.拉邦和保羅.奧斯特等作家,讀者可以透過這本書,更多元地接觸外國的文學領域,同時亦能拓闊自己的世界觀。 解讀文藝作品不只是在文字上或形式上作解構那麼表面,更重要的還要配合當時的文藝思潮和歷史背景一同解讀,因為這些因素都是會影響作家創作時的心境,繼而影響作品的呈現方式,所以讀者在閱讀這些文藝作品的同時,亦會了解得到當時的社會面貌。以法國作家波特萊爾為例,在他身處的十九世紀中期,巴黎開始走入現代化,他熟悉的地區面貌開始轉變,這引起了他對舊日巴黎面貌的「鄉愁」;而社會上越來越大的貧富差距和社會改變,亦影響到他把一個個低下階層的真實生活寫進他的作品之中,與踏入現代化的社會作強烈對比。由此可見,讀者不但可以從作品裡面了解當時的社會面貌,亦可以體會作家對社會變遷的內在情感。作者從歷史背景、作家的經歷等方面,帶讀者了解這些作家創作文學作品背後的原因,讓讀者可以從文本中理解當時的世界面貌,同時明白這些作品在文學史上的意義。 與此同時,讀者亦可從這些經典作品中學習創作的技巧,例如在有關杜拉斯的一文中,作者提到她在自己的作品中做了不少的探索和嘗試,她嘗試削走平常在小說中常見的一些精心安排的情節結構、人物形象等,藉此探索在小說中有甚麼是必要的元素。讀者亦可以從中反思,在創作的時候,比起華麗的措詞、刻意安排的情節起伏,在作品中更為重要的是甚麼。又例如電影「愛在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曲《日落巴黎》那樣,在一個沒太多變化的場景中,創作者如何利用有限的物理時間和空間,去述說超出物理範圍的心理時間。讀者在創作的時候,可以參考和學習這些文藝作品的寫作技巧。 總括來說,《異國文學行腳》除了是介紹外國作家和作品的一本入門書外,亦是一本為讀者擴闊世界觀的書。透過當時在不同地域發生的歷史事件和文藝思潮,讀者可了解這些經典作品的創作成因和在文學史上的意義。同時,讀者也可以透過這些文藝作品,學習創作的技巧,並把這些技巧熔煉成為自己文藝修行的一部分。 文藝行腳的修行之路,和一幀幀異國的風景,將在翻開本書的一刻,隨即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