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跋涉》收錄了胡惠文五年來的作品,紀錄了他詩觀和詩風的改變,詩集分為三輯,按作者所言「一則方便讀者閱讀,二則把不同階段的思緒整理一下,就像整理紊亂的人生,這就是我整條跋涉的路線。」
《思源篇》裡,許多作品和作者的童年有關。詩人梁璇筠指出:「首先讓我發現的是詩裡第一輯所用的「自然」意象。雲端、小狗、蜻蜓、松鼠和鳥等等,米米寫進詩裡的方式幾乎變成不是意象,自然得滑進詩中構圖,動植物的出現並不是想像出來的,是與自然近鄉生活同呼同吸的氣息,所以就有一種清新的味道。不是風花雪月式的「唯美」意象,詩中要提到的風就是「自然之天」,並不是為了療癒你,而是詩人行經的歲月,風吹過的田野。」
《當下篇》的作品從一個身處城市邊緣的視角,書寫成年人(特別是中年人)生活的困局和期許,讀過本篇的點題作,你大概就明白 「有些東西只是掛着/ 就掛着吧 / 有些樹只是搖 / 但已經停止生長了 / 今天寫這封信時 / 收信人可能已經坐了半個世紀 / 都寫不出半句 / 對我説的話 / 他氣餒地丢下整個身體 / 有些事我們是明白的 / 但必須去做/ 我們必須好好地生活下去」而本篇收錄的散文詩,是作者的新嘗試,詩人梁璇筠認為有小小說的質感。
從《瞻望篇》的作品,看到作者「逾越」和「延伸」的渴望,逾越現世的生命、逾越自己,向別人、向未知的遠方伸展。好像作品的結尾「牠將無有顧忌地趨向人類 / 以西伯利亞的語言/ 告訴我/ 曾經在初春時份/ 目見一個身形和我相像的人/ 橫過磅礡的湖面 / 在落日的吟誦裡騰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