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套書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李敏勇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2年07月01日
ISBN:4713302431019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


李敏勇不只寫詩,也寫評論,依據陳千武在《華麗島詩集》後記中,提出戰後台灣詩的根球可分為二個源流的看法為基礎,探尋「跨越海峽的世代」和「跨越語言的世代」的二十位詩人。「跨越海峽的世代」是指一九四九年隨國民黨撤退來台,離鄉背井的詩人,有自詡從中國帶來現代詩火種的紀弦、隱遁脫逸於現實的周夢蝶、楊喚、羅門、貼近生命、生活的向明等。接續是「跨越語言的世代」則指從精熟的日本語轉而中文的詩人們,他們跨越了語言的轉換,都有長短不一的創作空白期,如巫永福、陳千武、林亨泰等。


他企圖用更高的視野俯瞰戰後台灣詩的風景,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思索這二個世代所面臨困境與考驗,綜覽詩人生平與其詩作,尋找出詩人藏在詩中對時代的反思與批判,從中反思,提出獨特論點。他從巴布‧狄倫談到余光中的〈在冷戰的時代〉、〈敲打樂〉,追索余光中詩風的轉變,還有瘂弦如何以一冊詩集奠定詩人地位,洛夫如何從民族詩型,超現實主義到純粹經驗的轉變。他也以火冰土木,比喻陳千武、詹冰、錦連、林亨泰四種不同的詩風,深入探討這些跨過語言困頓、二二八傷痛的詩人們,如何創作出屬於自己的詩作,更進一步將相近似的詩人互相比較,如以佛禪入詩的周夢蝶和以童話入詩的楊喚,以生死抒情差異來對比陳秀喜和杜潘芳格。


李敏勇的評論不艱澀,以行雲流水般的文字,回到詩的美學,領略戰後台灣現代詩的風景,看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從中國而來球根和台灣本土球根,在政治的限制、文化的壓抑下,如何開出現代詩的花朵。


《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2――多面向的詩情與詩想》


戰後的台灣現代詩,走過了政治氛圍壓抑噤聲的年歲,綻放了複雜紛呈的樣貌。李敏勇繼《戰後台灣現代詩風景──雙重構造的精神史》後,延續對現代詩的觀照,再度以詩人為經、詩作為緯、詩社詩刊為線索,探討台灣現代詩發展的多元面向。


不同於前著中提及的詩人遇到跨海、跨語言的困境,這批一九三○、四○年代詩人面對的是與前行世代不盡相同的政治、文化與社會條件。本土意識成長茁壯,在一次次的論戰與寫作實踐中長養出自身的文學脈絡;詩人們閱讀、譯介西方作品,也為詩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白萩與楊牧皆致力於漢語白話的鍛鍊,一個走入社會、嚼生活之桑葉吐詩之蠶絲,一個立足學院、在經典中吟詠詩意的綢緞。鄉土詩代表的林宗源和吳晟專注土地吟詠,也流露出批判與擁抱兩種各異其趣的意識。理工背景的非馬和李魁賢,剔除過剩的修辭,精簡行句形塑特殊語言風格。𡕷虹和席慕蓉一個由紅塵到空門、一個從大眾取向至原鄉認同,發出各具特色、不容忽視的女性聲音。汪啟疆、拾虹以自身特殊的海洋經驗為詩作養分,喬林的山林風情畫則捕捉原住民在山地部落的生活情境。曾貴海、鄭炯明、江自得同為醫生詩人,卻在作品中以不同方式展現對於現實或社會的關心。


詩人們身處台灣社會的轉變時期,用詩歌藝術為自己撐開思想空間,也用文字積極與時代對話,展演出不同的生命風貌。身兼評論者與詩人身分的李敏勇,觀察、記錄文壇前輩與朋輩的身影,為戰後台灣現代詩史添上獨具視野的在場證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