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旨在對中國歷史型態作出解釋的社會學著作。 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問題與理論」,提出了一個歷史變遷理論; 第二部分「東周歷史的背景」,分析了中華文明的形成期,即西周時代的政治、社會、思想與經濟背景,同時也對這一時期的地理和氣候環境有所討論; 第三部分「東周時期戰爭驅動的歷史發展」,涵蓋了自春秋戰國時代至西漢初期的歷史,重點研究那些激發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市場關係與官僚制帝國的興起或至少是使這些歷史現象得以在中國出現的社會因素與歷史動力,同時探討了秦的統一與“儒法國家”在西漢的肇始。 第四部分「儒法國家和中國歷史的基本型態」,基於之前的理論模型,討論了儒法國家如何奠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模式。
在本書中,趙鼎新教授對西元前11世紀至清朝滅亡的中華帝制的歷史進行了一項全新的討論。 這項研究首先揭示了一些可以解釋「中國如何以及為何在西元前221年秦王朝一統下發展出官僚制帝國」的因素。 隨後,本書考察了在西漢時期出現的,一種吸收了儒家和法家兩種哲學傳統的政治體制。 雖然中國歷史上的人口、宗教、技術和社會經濟結構不斷變化,但是儒法體制卻延存了兩千多年。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韌性體制的存在,儘管中國從北宋時期開始就經濟繁榮、技術先進,但是並沒有像西歐那樣發展出工業資本主義。 在考察這一政治體制的本質時,趙鼎新教授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來審視中國歷史,即強調結構性力量與社會機制在塑造歷史動力方面的重要性。
作為一部歷史社會學作品,《儒法國家》旨在闡述中國的歷史型態是如何被給定歷史時期中社會行動者們的意義性行為——而非某種單一的社會力量——所塑造,儘管這些行為要受到社會中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意識形態力量構成之格局的限制; 並且,社會行動者們的行為也改變著這些社會力量本身。 本書為中國歷史的長期型態提供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釋,引發了歷史學家、政治學家和社會學家之間的持續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