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國符號學思想與倫理轉向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02月01日
ISBN:9787208180864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符號學是集中處理意義生產、傳播、解釋、反饋諸環節的學科,意義必須經由符號來表達,符號的用途就是表達意義,因此符號學被認為是研究意義活動的學說,廣義的符號學即意義學。 本書從符號、政治與倫理的互動關係來考察早期中國的符號思想的演進,由自然與文化兩個維度切入。 先民在對天地陰陽與四時變化的考察中逐步把握了其運行規律,並用符號模型予以表徵,天地陰陽本身具有恆久不變的性質,這自然影響到符號模型作為規則與模範的文化價值。 自殷周易代,周人以德取天下,自然之物道德化,由此,早期中國符號學完成了其倫理轉向,並形成了禮樂文化。 禮樂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標誌,它不僅是制度規範,而且是倫理準則。 禮治的符號操作原理在於以名物度數的分層來象徵政治身份,並在繁複的禮儀儀式活動中完成政治意義和倫理價值的傳播與接受。 禮的符號系統規範了人們之間的倫理關係,而這種倫理意義又反過來強化了禮儀符號的規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