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時代《詩經》學史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付星星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中華書局(北京)
2023年08月01日
ISBN:9787101162738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十六世紀以來,在一些西方的文獻中,往往提到中國人有這樣的自負:他們認爲惟獨自己纔有兩隻眼睛,歐洲人則只有一隻眼睛。 這些記載出自英國人和葡萄牙人,而法國的伏爾泰也曾謙遜地認同這種説法:“他們有兩隻眼,而我們只有一隻眼。 ”用兩隻眼睛觀察事物,是既要看到自己,也要看到他人。 是的,作爲中國文化基本價值的“仁”,本來就是著眼於自我和他者,本來就是在“二人”間展開的。 不過,當大漢帝國雄峙於東方的時候,儒家“推己及人”的政治理想,即所謂的“仁政”,實際上所成就的却不免是以自我爲中心的天下圖像。 政治上的册封,貿易上的朝貢,軍事上的羽翼以及文化上的四敷,透過這樣的過濾網,兩隻眼所看到的除了自己,也不過是自己在他者身上的投影。 這與用一隻眼睛去理解事物,除了自己以外看不到他人的存在,又有甚麽本質的區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