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备份 12
Created with Sketch.
切片备份 3
Created with Sketch.
切片备份 5
Created with Sketch.
社會科學
經濟學
香港資本與財團
作者:
馮邦彥
出版社: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25日
ISBN:9789888860333
促銷價$ 295.20
(原價$328.00)
收藏
搶購時間剩餘
優惠促銷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優惠促銷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去選購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多買多折)
去選購
簡介
本書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闡述香港資本與財團的發展演變和發展現狀,包括英資財團、華資財團、中資財團、其他資本財團。其中,縱向維度主要闡述各種資本、各個主要財團的萌芽起源,發展演變,以及投資、經營策略的轉變;橫向維度以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前的 2019 年為橫切面;分析各個主要財團的發展現狀,包括其整體規模、業務分佈、經營業績、戰略目標與存在問題,同時也着眼於 2020 年以來發生的重要事件及其演變,使讀者能夠對香港資本與財團的發展演變有全面的了解。
從宏觀的角度看,一部香港資本與財團的歷史,可說是香港近現代政治、經濟歷史的一個極其生動精彩的側影,從中反映逾 170 年來香港經濟所經歷的深刻變化、其轉型演變的內在動力和一般規律。從微觀的角度看,可以看出隨着香港及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各種資本與財團勢力之間的激烈競爭和角力,其投資經營策略的轉變與成敗得失,其在香港經濟中的地位、作用、特點等。本書對香港資本與財團在香港經濟體系中的角色及貢獻作出客觀評價,內容系統全面。
書評
(1)
寫書評
Mybookone
讚
(0)
評論
(0)
讀《香港資本與財團》 回顧香港影視傳媒業發展
推薦
香港影視傳媒業的發展,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紀末。1923年,黎民偉與兄長黎海山、黎北海等創辦了第一家全部由香港人投資的電影製片公司——民新制造影畫片有限公司。1930年,黎北海在華商利希慎支持下,創辦「香港影片公司」,製作出品三國演義故事影片《左慈戲曹》。同年,黎民偉聯同多家電影公司,在上海和香港兩地註冊成立「聯華影業製片印刷有限公司」,到30年代中期聯華港滬兩地擁有多家製片廠,聲勢一度相當浩大。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電影的重心從上海轉移到香港,南下影人積極開展國語片製作及放映業,香港的影視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本文轉載自「橙新聞」:https://bit.ly/3wjLOL650年代,香港電影業群雄並起,競爭激烈,尤其是南洋富商陸運濤旗下的電懋公司迅速崛起。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創辦「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與電懋展開競爭,並取得壓倒性優勢。不過,進入70年代,邵氏兄弟在電影業的發展開始放緩。轉折點是鄒文懷脫離邵氏,於1970年4月創辦嘉禾電影公司。到80年代,嘉禾電影公司已超越邵氏,成為香港電影業的新霸主。20世紀50年代以後,香港電視業也起步發展。1949年3月,總公司設在英國的麗的呼聲(香港)有限公司投資400萬港元,開設麗的呼聲中英文混合有線電視,這是亞洲電視的前身。1957年5月29日,該電視台正式啟播,揭開了香港電視發展史上的第一頁。1964年11月4日,香港政府批出一個為期15年、享有5年專利的無綫電視廣播商業牌照。當時,參加投標的共有8個財團,結果由利氏家族的利孝和、邵逸夫等香港知名人士、和記、太古等英資公司組成的財團—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成功取得經營權。1967年11月19日,香港無線電視正式啟播,分別透過翡翠台和明珠台播放中英文電視節目,當時為黑白無線電視,以微波科技直播澳門格蘭披治大賽供香港觀眾欣賞。啟播當日下午4時,港督戴麟趾乘坐直升機飛抵位於廣播道的TVB新廈,親臨主持啟播儀式。面對無線電視的競爭,麗的電視於1973年4月決定從收費電視轉為免費電視。1975年9月,第三家電視台香港佳藝電視亦加入競爭,成為第三家免費電視台。不過,由於香港政府在發牌時加入了限制,佳藝電視需要讓出部分時段作教育性節目的廣播,形成先天性缺陷。結果,不到三年,佳藝電視於1978年8月22日倒閉,結束了三雄爭霸的局面。在無線電視的強大攻勢下,多年來麗的電視一直處於苦苦支撐的局面。1982年6月,邱德根的遠東集團向麗的電視注入1億港元資金,取得該公司50%股權並入主董事局。同年9月24日,麗的電視改名為亞洲電視,進入邱德根時代。80年代以後,香港的電影電視業呈現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在電影業,出現繼邵氏兄弟、嘉和之後,先後崛起由麥嘉、黃百鳴、石天等人牽頭創辦的「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1980年,拍檔由九巴董事雷覺坤家族創辦的「金公主院線」—「金公主娛樂有限公司」);由潘迪生及其旗下公司迪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德寶電影有限公司」(1984年);由向華強、向華勝兄弟創辦的「永盛電影有限公司」(1987年);由黃百鳴和羅君創辦的「永高有限公司」(1991年);以及由周星馳創辦的「星輝海外有限公司」(1996年)等,形成群雄並起的局面。在電視業,則主要形成無線電視與亞洲電視競爭態勢,但無線電視一直保持着強大的優勢。不過,回歸以後,華資在影視傳播業的發展開始走下坡路,在香港經濟的影響力逐步下降。在影視業,隨着現代科技及電子傳媒的發展,香港傳統的影視集團都先後受到衝擊。其中,經營時間最長的亞洲電視在種種主客觀不利因素壓力下,特別是公司股權多次轉手影響下,最終被迫停播。在80-90年代一度輝煌、並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無線電視及其控股公司邵氏兄弟,則隨着其靈魂人物邵逸夫的淡出、辭世、後人無意接手,最終也走向「賣盤」道路,被迅速崛起的中資傳媒巨頭收購,從而結束其作為香港本地華資影視巨擘的歷史。這一時期,香港主要的華資電影公司有:林建岳旗下的「寰亞綜藝娛樂集團」(1994年)、楊受成英皇集團旗下的「英皇電影」(2000年)、向華強中國星集團旗下的「中國星電影」(1992年)、寰宇國際集團旗下的「寰宇電影」(1986年)、美亞娛樂資訊集團旗下的「美亞電影」和「天下電影」(1997年)、銀河映射控股集團旗下的「銀河映射」(1996年)、知名導演王家衛旗下的「澤東電影」(1992年)、東方娛樂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東方電影」(1992年)等。
作者的其他書籍
更多>
香港金融與貨幣制度
馮邦彥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 124.20
香港產業結構轉型
馮邦彥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 115.20
承先啟後:利豐馮氏邁向110週年
馮邦彥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 106.20
不斷超越,更加優秀--創興銀行邁向七十周年(簡體版)
馮邦彥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2025聯合出版集團出版物驚喜優惠-單本9折
$ 178.20
還有書單收錄了這本書
書單
《讀書雜誌》第十期推薦書單
三聯出版
關注
(2)
一本 MyBookOne
導航
會籍資訊
電子優惠券
徽章
購物車
訂單資料
收藏
消費紀錄
個人資料
一本讀書會會員
會員專享
限時搶購
暢銷產品
搜尋產品
優惠促銷
活動
書單
書評
門市資料
關於我們
商戶入駐
分類
發現
活動
門市
店中店
帳號
訊息
購物車
En
繁
En
繁
提示
是否確認退出登入
取消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