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

作者:楊智深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01月02日
ISBN:9789620453687
$ 91.80
(原價$108.00)
收藏

簡介

楊智深「穆如茶學」強調道器互濟,立論建基於歷史,又着意於把美學融入生活。楊氏生前所寫與茶有關的文章,大都隨寫隨發,散見於網絡以及大陸、香港、臺灣等地的報章雜誌;蒐集所得,凡54篇,經編者整理校訂,編成《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本書由「內篇」、「外篇」、「雜篇」、「附錄」四個部分組成:「內篇」收錄楊氏專門談論「茶」的文章,是「茶學」的典型材料;「外篇」的文章則可以反映楊氏「茶學」理論之源頭、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對「美」的追求;「雜篇」的材料與楊氏的茶學有間接而微妙的關係,可視為本書正文的延伸或補充;「附錄」則包括〈緬懷專輯〉、〈一期一會〉及〈對談/報道/專訪選目提要〉,讀者藉此可更全面地了解楊氏生平事業及茶學修養。



書評
(1)
寫書評
Mybookone
(2)
評論 (0)
泡茶展卷:資深茶人楊智深的茶學存稿
推薦
「茶文化」在香港一直流行不已,但大多港人對茶的認識,其實尚嫌浮泛,對相關器具的應用有欠細緻,對茶湯高下的評判也易受商家左右,有時難免人云亦云。但茶之為物,既能晉身文化席位,與琴棋書畫等高雅之儔齊觀,其間必有精深的美學體系維持;尊重箇中細節,茶文化方可綿延發展,而不淪為簡單粗疏的口腹之欲。(本文轉載自「橙新聞」薦書:https://bit.ly/3w2127i )不論是尚未入室抑或有意登堂的愛茶人士,《穆如茶話:楊智深茶學存稿》都值得展卷細覽。楊智深是深受尊崇的茶學專家,該書收錄楊氏談茶、論茶、評茶的文章凡五十四篇,由「內篇」、「外篇」、「雜篇」、「附錄」四個部分組成:「內篇」收錄楊氏專門談論「茶」的文章,是「茶學」的典型材料;「外篇」的文章則可以反映楊氏「茶學」理論之源頭、對傳統文化的看法、對「美」的追求;「雜篇」的材料與楊氏的茶學有間接而微妙的關係,可視為本書正文的延伸或補充;「附錄」則包括〈緬懷專輯〉、〈一期一會〉及〈對談/報道/專訪選目提要〉。楊氏茶學系統完足,既重理論又不廢實踐,遍及茶具、茶香、茶味、茶葉、茶風,以至與茶相關的準則、概念、文化等等,都談得專門而詳盡,讀者細細品味肯定各有所得。尤為可貴的是,楊智深對茶在歷朝的發展有深刻認知,憑此考鏡源流之學養,所論自然有根有據,毫不含混。原來今人奉為圭臬的陸羽《茶經》,其中涉及煮茶的具體步驟、器具標準等,都是因應唐代「煮茶」「喫茶」而發,與明代以後的「泡茶」「飲茶」其趣各異,並不宜套用於現在的泡茶行為。楊智深以明太祖廢蒸團、興炒散為分界線,立論中正,法眼別具,僅此一端已可見其茶學功底之紮實。楊智深論茶,固然着重對茶湯的品鑑,而又能不囿於此,將茶的審美目的歸結於修養內心,以「格物」取代「玩物」,在格物的過程中,提升品格,堅立志向,使品茶超拔於技藝層面的小道,上及精神境界。楊智深這批茶學文章,筆調雅淡從容、沖和平白,令人在閱讀之際,彷彿與之對茗談天:聽先生為茶杯酒杯混用的隨便搖頭慨嘆,為古僧道不採嫩芽的仁心敬佩俯首,為茶文化光大可期的未來切切展望;這樣的楊先生,這樣的茶學文章,確實親切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