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大觀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National Geographic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大石
2024年04月01日
ISBN:4718009463127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封面故事

天文相伴的日子

撰文/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宇宙已經在這了,無論我們是否在乎;它在我們周圍,它無所不在,我們就是其中一部分。


有些人會好奇,宇宙有多大?有多老?我們所在的地球怎麼來的?所依賴的太陽呢?我們自己呢?除了地球與太陽,太空中還有哪些鄰居?它們長什麼樣子?更進一步,我們還能探討這一切的一切怎麼來的,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也有些人視這些為理所當然,或者完全不在乎(真的,生活已經夠煩惱了)。這當然沒有關

係,不知道明天太陽是否升起,或能源哪裡來,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但如果你的個性屬於這

兩種人之間,也就是想要多了解事情的本質,好奇大自然如何運作,然後不介意有了部分答案

後引發更多問題,那這本書可以起個頭。


這不是教科書,甚至沒有循序說理,編排的構想是挑選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APOD)網站的內容,藉助其收錄每天一張吸引人的圖片,以及精闢的相關文字說明,來認

識天體及天文現象。APOD網站由NASA及美國科學基金會資助,由專人在大量圖片中挑選,

除了影像也包括示意圖,內容涵蓋所有天文學課題,由專家學者撰寫文字,從1995年起每天的

內容翻譯成21種語言,主題偶爾搭配特殊天象,除了不同波段拍攝到的影像,也包括數值模擬

動畫等,受到全球使用者廣大歡迎,也獲獎無數。臺灣的版本由成功大學物理系蘇漢宗教授的

團隊負責,日復一日、經年累月提供中文讀者知識饗宴,真是讓人佩服的成果。本書選取具有

公開版權的圖片,基於中文「每日一天文圖」的文字整理後呈現。


科學研究乃後浪推前浪的過程,有些問題起初看似困惑,一旦有了解答,就覺得豁然開

朗,有理可循。有一則關於大學課堂的知名故事,是一位教授上課時常常說出口頭禪「這很

明顯⋯⋯」,有次學生終於提問「哪裡明顯呢?」這時教授想了又想,最後回到研究室,一會

兒功夫才回來,然後回答「這的確很明顯呀!」


APOD歷年的紀錄完整,有時會重複同樣的主題,其內容正好讓我們一窺天文觀測技術與知識的發展史。早年讓人讚歎的影像與論述,時至今日,不但硬體技術好得多,影像處理也日新月異,不僅「一張影像勝過千言萬語」(天文學家會接著說「一條光譜勝過千張影像」),而是一張影像勝過千張影像。


目前在軌道上的韋伯太空望遠鏡,不但口徑大,而且地點好,「指到哪裡驚艷到哪裡」。雖然很多科學意義仍有待解讀,但影像絕對精采,在選取 APOD 影像時,要避免「貴今賤古」實在不容易。另外本書選題受限於版權,有些影像讓專家歎為觀止(明顯呀),但論視覺效果,很多搭配地景的照片非常吸睛,可惜礙於授權,這裡都無法收錄。這也包括了近年來很多動畫,有些是理論計算的結果,或是言簡意賅的示意圖,也都成了遺珠。因此,這本書只是拋磚引玉,期望讀者在翻閱之餘,渴望知道更多,甚至訂閱 APOD 每日吸取新知,享受天天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