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是台灣首家部立BOT醫院,也是新北市中永和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醫院,更寫下以十六年時間從地區醫院成為醫學中心的歷史紀錄,更因此成為全台首創的「大學×醫院×產業」三位一體的雙和生醫園區。
但,當年這片土地然是一片荒蕪的山丘。雙和醫院如何從無到有,華麗轉身,打造出如今的成果?
★用最高規格做好準備
當年,北醫體系剛走過諸多紛擾,外界難免對其有所疑慮,尤其是財務面,更是最可能在申請過程中受到質疑的一點。但是,北醫以投資銀行思維、高鐵BOT範例,撰寫財務計畫,並且附上幾大金融機構表達將積極參與計畫的意向書,用穩健卻有創意的內容,說服評審。而這,只是其中一項,北醫準備了七大本投標說明書展現完整規劃,堪稱經典。
★抱持非贏不可的決心
2003年12月11日上午,當時的衛生署邀請四個投標團隊到署內簡報。做足萬全準備的北醫體系,卻在簡報結束後,會場螢幕突然播放一張北醫財報——那是一份過期的資料,但當下已經沒有時間解釋。是放棄?還是積極爭取?顯然,北醫的選擇是後者。
★設定值得努力的目標
早年,整個雙和地區,官方設籍人口六十幾萬,加上地方人士估計的外來居住人口二十萬,多達八十幾萬居民,卻只有永和耕莘醫院這家規模不大的醫院,醫療量能嚴重不足,民眾經常被迫過橋到台北市就醫,相當不方便,醫療及健康權益嚴重失衡,亟需在當地興建一家大型醫院……
★絕不輕言放棄
面對一片荒煙蔓草,開始建設前必須先做一回「愚公移山」的工作。問題是,地面下埋藏的種種,地面上的土方、山坡地開墾的法規與水土保持要求……
為了克服這許許多多的挑戰,這場從1988年開始規劃的BOT案,歷經三位台灣省主席及精省後的省長,以及五任衛生署署長,長達十五年時間,終於塵埃落定。
★勇於當責的韌性
一般來說,醫院急診室若看到相對複雜而難以處理的病人,通常會將他們轉走。然而,想到雙和醫院當初設立的宗旨,「再複雜棘手的病人,除非再不轉走就會死在你手上,否則都要收治!」當年,就是這般義無反顧,否則就失去雙和醫院在中永和地區存在的意義及價値。
★強化醫療專業
腦中風、神經醫學、器官移植、腦部治療、腎臟科……,雙和醫院持續精進醫療本業;甚至,每個人基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適合的醫療保健模式或許也不盡相同,而當醫療結合AI等科技,或許便有機會找出每個人的個體差異,再建立最適合個人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從精準預防、精準診斷,走向精準健康的個人化精準醫療。
★以病人為師,推動內部創新
病人和疾病朝夕相處,非常淸楚疾病對身體的影響,也深知他們最需要哪些協助。因此,如果能以病人為師,多了解他們的需求,就有機會找出改善疾病的方法,不僅能夠幫到這些病人,也有機會因此推動醫療進步。
★規劃創新方案配套,讓點子變種子
北醫大雙和校區的教研大樓及生醫大樓落成啟用後,高達兩萬多坪的樓地板面積,不僅讓北醫大的室內空間擴大一倍,更形成了全國唯一,結合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生醫園區,也讓北醫體系有機會躋身台灣生醫科技發展的重要基地。
★建立聚落,驅動知識經濟
雙和生醫園區落成啟用,讓雙和醫院的腹地增大;再加上,結合一校六院的資源,並協助鏈結國際創投資金,讓產、學合作更為緊密。尤其,北醫體系深切了解,醫學大學的老師除了傳授知識,更要創造知識,並讓這些知識產生價值,成為知識經濟,再把從中獲得的利潤回饋到基礎研究及臨床醫療,創造更多新的知識。
凡此種種,本書聚焦書寫雙和醫院如何異軍突起、後發先至的關鍵成功心法,不僅可供做國內教育醫療體系、生醫產業未來發展參考,也可做為醫界與城市互惠共榮的經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