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棚是以竹木搭建的臨時場所,供地方組織籌辦神誕、盂蘭勝會或太平清醮等活動用作上演神功戲。戲棚具有「隨建隨拆」特性,整個搭建過程全憑師傅的經驗,按不同地形和需求作出最合宜的判斷,利用原始材料包括竹、杉木、篾等,不用一口釘或一根螺絲,僅用綁紮的方式搭建成穩固的戲棚,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建築智慧。
這項源遠流長的傳統技藝,於2017年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本書聚焦戲棚的歷史流變及其製作技藝,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輔以手繪插圖呈現工序,述及其傳承體系和背後所承載的文化意義。
目錄
序
第一章 戲棚搭建的源流及發展
第一節 竹棚技術的起源
第二節 中國戲台與戲棚的起源
第三節 戲棚在嶺南地區的發展
第四節 香港的神功戲與戲棚
第二章 戲棚搭建技藝在香港的流傳
第一節 戲棚搭建技藝在香港的發展歷程
第二節 香港戲棚的代表作
第三章 戲棚搭建的技藝
第一節 物料
第二節 工具
第三節 行業術語
第四節 工序
第五節 戲棚的成品結構與種類
第六節 香港戲棚搭建技藝的特色
第四章 戲棚搭建的傳承故事
第一節 拜師和學藝
第二節 棚廠東主及師傅的故事
第五章 傳承與創新
第一節 戲棚搭建在現代的傳承
第二節 戲棚搭建的思維和創新
附錄 戲棚搭建大事紀略
參考文獻
鳴謝
後記
作者簡介
劉智鵬
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歷史系教授、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香港地方志中心總編輯。
黃君健
社會科學學士、文學碩士,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研究發展經理、賽馬會「傳.創」非遺教育計劃負責人。
盧惠玲
文學士、人文學哲學碩士,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助理研究發展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