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錢罌的造型像糧倉,據說有積穀防饑之意?
‧以前的豬仔錢罌用料由瓦變膠,為什麼設計時都偏好紅色?
‧銀行錢罌造型百出,你有想過它們除了用來儲錢,還多少反映了銀行的經營理念以至社會背景嗎?
把一個個硬幣投進錢罌,儲滿後將紅色豬仔打破,是一代香港人的回憶。
隨時代發展,錢罌的設計愈來愈多樣,鼓勵儲蓄的銀行,更曾推出無數令人眼花繚亂的錢罌,當中有駿馬或小兔、有銀行建築或巴黎鐵塔,也有如電腦、櫃員機,又或像唐老鴨等卡通人物,部分設機關或結合報時、拼圖、筆筒功能增添玩味,大家最喜歡哪一款?
兩位資深收藏家精選逾六百件錢罌藏品,結合當年的報章、廣告等,由源頭梳理各個錢罌的故事和特色,當中包括來自八十多間銀行的錢罌。本書還特別介紹鑑賞錢罌的細節,原來由外形、結構、蓋掩、圖案等,都透露着錢罌的小故事。
隨書附送紅色豬仔錢罌書籤一張。
目錄
序 嚴桂思
自序一 出竅入竅話錢罌 楊維邦
自序二 銀行錢罌承傳的故事與人情 鄭敏華
第一部分 錢罌的歷史 楊維邦
香港所見的錢罌
最早期的儲錢罐:缿、撲滿
收集古老錢罌的緣起
古今特色撲滿
第二部分 銀行錢罌的故事 鄭敏華
錢罌尋寶筆記
銀行錢罌百態
古韻猶存
乾坤寶盒
巾幗英雄
開卷有益
經典建築
國寶熊貓
十二生肖
六畜興旺
豐收之樂
百獸珍禽
風雲人物
奇妙卡通
妙趣童真
周年紀念
後記
銀行錢罌索引
鳴謝
參考書目
作者簡介
楊維邦
1954年香港出生,曾從事平面設計、報刊编輯及兒童美術教育工作。業餘喜愛研究收集本土漫畫發展史料及本地兒童玩具的資料搜集,著有《香港漫畫圖鑑》(1999,與黃少儀合著)及《香港玩具圖鑑》(2017,與莊慶輝合著)。曾策劃「香港漫畫作品大展」(1981,香港藝術中心),「李凡夫漫畫作品回顧展」(1985,中大邵逸夫堂),「鄭家鎮漫畫五十年回顧展」(1989,香港藝術中心),「再見细路祥──漫畫家袁步雲紀念展」(1996,香港藝術中心),「漫畫人間-廖冰兄」(2000年,香港藝術中心),「老夫子漫畫研究計劃展」(2003,香港藝術中心),及「王司馬紀念作品展(2013,澳門瘋堂十號創意園)。「玩具樂園」(2002,香港藝術中心),喜躍滿盈錢罌展(2014,將軍澳中心)等。
鄭敏華
1965年香港出生,198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2015年獲取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碩士。專職從事青年社會服務工作達二十六年,包括參與慈善籌款及大型活動策劃事務。基於個人興趣,工餘研習珠寶玉石知識;隨後機緣巧合,投身玉石首飾設計工作近八年。
作者深愛舊物。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獲父親贈予一個銀行錢罌,誘發了漫長而有趣的尋找錢罌之路。三十年來,從未間斷發掘珍品錢罌和它們的豐富故事。至今共珍藏了五百多個銀行錢罌,一度被同道者冠以「錢罌皇后」之名。為查找故事淵源與歷史,作者每有機遇與相關銀行聯繫,均鍥而不捨,問根究底。
此外,作者也收藏了三百多個家用電話、八百多個鉛筆刨、三百多件銅件。其他舊物尚包括的士咪錶、茶寵、瓷器、瓷板、玩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