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保持正確──拉圖爾對塞爾的五次訪談(精)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米歇爾.塞爾[法],布魯諾.拉圖爾[法]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ranslatorText') }}顧曉燕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03月01日
ISBN:9787208187450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本書系法國哲學家、科學史家米歇爾·塞爾(1930—2019)和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布魯諾·拉圖爾(1947—2022)兩人的對話錄,主要是拉圖爾作為學界後輩對塞爾提問,請後者闡述其思想的發展過程、理論旨趣和關懷以及著作中一些晦澀難解之處。


書稿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成長”“方法”“證明”“批評的終結”“智慧”,闡述了塞爾思想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他對科學哲學的思考。該書稿對於我們理解塞爾的思想有很大幫助,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二戰後法國思想界的整體狀況,促進我們對科學在當今人類社會的意義作出有價值的反思。



作者簡介

米歇爾·塞爾(Michel Serres,1930—2019),法國哲學家、思想家。船員之子。年輕時入海軍學校,後轉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曾任巴黎第一大學、美國斯坦福大學等校教授。1990年當選為法蘭西學術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赫爾墨斯》系列、《萬物本原》等。塞爾以極具原創性的方式將科學、哲學和人文學結合,在哲學、數學、文學、物理、生物、航海等多學科知識之間思考,對哲學、科學史、社會學等領域有深遠影響。


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1947-2022),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曾任巴黎高等礦冶學院、巴黎政治大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實驗室生活: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與伍爾加合著)、《我們從未現代過:對稱性人類學論集》等,是科技與社會研究(STS)、行動者網絡理論(ANT)的重要開創者。



譯者簡介

顧曉燕,南京大學法語語言文學博士,現為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譯有《大教堂時代》《莫扎特與大公的外衣》《影子中的女人》和《克拉拉·舒曼情史》等多部作品,獲2022年傅雷翻譯出版獎(社科類)。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