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的11個生命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罕默德‧阿里‧哈利迪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方言文化
2024年07月01日
ISBN:9786267384572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對於巴勒斯坦人而言,

卻是民族的「災難日」,迫使他們逃離家園、流散異鄉。

 

本書起源於黎巴嫩巴勒斯坦研究中心所辦的一場創意寫作工作坊,主題為「以自傳體散文書寫巴勒斯坦流亡經驗」,公開徵文選出了十一位參與者,最終將他們的成果集結成冊。故事的主題多元,篇篇訴說著形形色色的人生──有對童年的追憶,也有對自身的反思,還有對戰爭逃亡的重現──旨在撕開國際報導中「恐怖分子」的偏頗形象,揭露巴勒斯坦老百姓的真實聲音,將主流媒體忽視的面貌毫不保留地呈現在大眾眼前。

 

他們不僅僅是新聞畫面中一閃而過的背景、聯合國統計資料上概化的數字,而是有著獨特生命故事的人。

 

★ 營區的塗鴉牆是一疊疊日漸臃腫的報紙堆

每當歷經重大事件,就會有人在牆上留下沉默的怒吼,揮灑出一連串可能帶有文法或拼字錯誤的文字,卻為牆面帶來繽紛色彩與紀念意義。刻下的一字一句都成為「公報」的創刊號,或見證烈士殞落的報導草稿。一旦刻印在了鐵皮屋的牆上,再無聲的反抗都可能像擴音器播出的叫禱一樣刺耳;匿名人寫下的話語直截而不拐彎抹角,映襯著官方報紙經過審查後粉飾太平的文字……

 

★ 恐引發內戰的夢想,懸而未解的身分認同

孩提時期的亞法曾夢想在她鍾愛的廣場上舉辦一場傳統的巴勒斯坦婚禮。然而,黎巴嫩依舊籠罩在內戰陰影之下,她巴勒斯坦難民的身分註定使得兒時夢碎。一條阿拉伯頭巾掀起了腥風血雨,累積成一片血海深仇,留下一條涇渭分明的線將黎巴嫩人和住在黎巴嫩逾一甲子的巴勒斯坦人區隔開來。巴勒斯坦人的歡慶可能激怒黎巴嫩人;反之亦然。政治殘殺了住在亞法心底的小孩……

 

★ 透過倖存者視角,親眼見證人類惡中之惡

一九八二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占領了艾因哈勒瓦難民營,當時年僅十三歲的馬哈茂德將這一切暴行收進眼底:路面上面布滿了塵土和煤煙,有些地方被砲擊炸毀,有些地方被行經的坦克輾裂,有些地方可以看到黑色的油漬,像是馬路上曾經發生了零星戰火。路邊停了許多輛焚燒過的車,有些車輛還跳動著火光。電線桿倒成一片,幾根電纜在路上糾成一團,阻礙我們前進。一路走來也看到了幾具屍體……

 

無情的戰火也許讓巴勒斯坦人流離失所,卻無法奪去他們的聲音。他們的故事歷經了災難和苦難,記錄下敗仗與屠殺、愛恨情仇與革命抗爭,直到自由來臨前都不會輕易畫下句點,會持續流轉於各國疆界,廣為世人所知。正如其中一篇的作者所言:「我們寫,故我們在。」

 

本書特色

 

★由十一位難民親筆撰寫,市面上少有的第一手資料;

★如實呈現巴以衝突大背景下巴勒斯坦百姓的生活面貌;

★一部控訴戰爭、謳歌和平與人性光輝的現象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