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在社區得到復健與支持,精神病患也能安居樂業。當生活過得好,生病又如何?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陳芳珮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游擊
2024年08月30日
ISBN:9786269840656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真正打擊他們的不是這個病,而是生病帶來的其他挫敗,使他們成了『無用之人』」

一個人有了精神疾病,人生就停止了?

在台灣,數以萬計的精神病患,過著猶如在牢籠的日子,他們的家屬也是。

發病之後,他們就被社會隔開,從此步入生病住院、出院回家、發病再住院的循環裡,難以像一般人一樣工作、社交、談戀愛與結婚,彷彿生命再也無其他可能。

事實上,精神病患就像其他疾病患者,只是受到疾病突襲,在此之前,他們曾有和你我一樣的生活,發病之後,對人生也還有多樣的期待。

本書描述的是一群跳脫桎梏、回歸社會生活的精神病患故事。

他們回到家裡,幫忙家中的事業、照顧家人。

他們遇到生命中的另一半,自組家庭。

他們與幾位病友一起住進社區家園,相互支持。

他們努力培養自己的工作能力,成為備受信任的員工。

然而,這條回家的路非常漫長,僅有少數人得以實現。

多數精神病患都只能過著想回家卻回不了家的日子。

也有一些人回到社區之後,繼續過著孤立的生活。

「現行政策至多是製造出病情穩定,卻只能在社區中無所事事的『廢人』。」

本書以學術研究為基礎,探討台灣一群從「康復之家」回到社區生活的住民經歷。

作者從精神病患、家屬以及康復之家工作人員三方的觀點切入,分析成功回歸社會的人,具備了什麼條件?而無法返家的人,又遭遇了哪些阻礙?

在一次次訪談中,作者展開了同理之旅,並在不同生命經驗中,發現共同反響的核心──精神病患盼望重新立足於社會而努力成為「有用的人」;家屬雖然精疲力竭想要放手,卻對未來感到憂慮而陷入無法放心的糾結。

透過探討「回家」這一哩路當中的種種議題,本書全面檢視台灣社區精神復健停滯三十年的問題,並提供可能的做法。


【本書議題】

 失去改變的動機 醫院所的全控式機構照顧,會消磨一個人的自我意識與自發動機,使得患者不敢有想望,也盡量避免改變。

 家屬為何害怕家人回家?社會經常瀰漫著浪漫的想像:家庭中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是一體兩面、雙方共生共榮。殊不知更常見的是照顧者與被照顧者之權益與需求的對立與衝突。

 能回家就是好事? 家庭關係不但多樣、也相當複雜,若是家庭關係緊張或家人早已疏離,期待住民返家由家庭負擔起照顧責任,無疑是強人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