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考察了明清時期的中國經濟,重點關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經濟發展的趨勢。本書第二部考察了農業,從耕地、品種改良,到農產品與肥料的商業化,再到農業經營的集約化與小規模化,表明農村社會呈現出零細化的趨勢,這與第三、第四部所論述的貨幣、流通動向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明清經濟的發展畫卷。二是貫穿於變化和發展中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行為模式。
與以封閉的家、村為基礎的日本封建社會不同,中國社會流動性強,競爭激烈,經濟關係的不穩定性不僅貫穿於商品流通和貨幣之中,還貫穿於經營形態與行政組織之中。在考察中,除了主流史料,本書還運用了此前人們關注較少的民間農書、魚鱗圖冊、通俗小說、地方檔案等不同類型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