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我多巴胺就對了!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uthorText') }}程志良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PublisherText') }}大是文化
2024年10月01日
ISBN:9786267539439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Tips1Text') }}
{{ _getLangText('m_detailInformation_goodsActivityText') }}
{{ activityObj.name }}

{{_getLangText("m_detailIntroduction_goodsIntroductionText") }}

◎你買的不是衣服,是「人設」:「穿上這件,我就像時尚人士。」

◎試吃試喝試玩,讓「行為」比大腦先行動,你就會衝動下單。

◎「這是你的下一部車」、「這即將是你的房子」,聽到「你」,馬上對號入座。

◎「鞋子尺碼不全,降價30%」,價格太誘人,就算沒有你的尺碼還是照買?

 

不斷告訴自己別再滑手機,手卻不聽使喚;

信用卡已透支了,仍買下幾萬元的手提包?

明知中籤機率很低,你還是重複參加抽獎?

因為我們不是大腦的主人,多巴胺才是。


作者程志良作為用戶行為專家,

暢銷書《成癮:如何設計讓人上癮的產品、品牌和觀念》的作者,

鑽研大腦與消費行為已有十餘年。

 

什麼是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

讓大腦產生快樂、欲望、獎賞、期望的機制,也稱為天然的行動催化劑。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買多了、買貴了,還覺得自己爽到、賺到?

先別怪自己,一切都是因為多巴胺發揮作用了。


◎因為多巴胺,「你」總是被對號入座

「這是你的下一部車」、「這即將是你的房子」,聽到跟自己相關,

「你」馬上對號入座。這就是多巴胺的預期心理。


「這款化妝品特別適合皮膚白皙的美女使用」

一旦產生「對!這好像在說我」或「這就是為我量身訂做的」的錯覺,

腦中的多巴胺就會被刺激,讓我們越買越多。

   

◎明明沒那麼喜歡,還是「再度光顧」

「只要一年內來健身20次,我們會將會員費全額退還給您」

健身房利用全額退款的「返還」,吸引顧客「定期報到」,

就是利用多巴胺的「獎賞自己」心理。

 

◎標籤就是一個鉤子

換個標籤,讓你產生「比較便宜」的錯覺。

例如,在衣服上貼上紅標,大腦立刻反應「不買就虧了」。

 

標上產地,商品看起來更高級:來自衣索比亞、哥倫比亞或瓜地馬拉,

只要在咖啡的包裝標示產地,就會在顧客心中上升一個檔次。

 

◎虧損的痛苦,大過賺到的快樂  

「鞋子尺碼不全,所以降價30%」,

價格太誘人,就算沒有你的尺碼還是照買?

明知不易中獎,還是怕錯過贏得獎金的機會,一買再買彩券。


這就是多巴胺的「無魚,蝦也好」的運作機制,

會讓我們快速接受另一個選擇,

以填補失落(沒有你適合的尺寸、這期沒中下期就會中)

帶來的空虛與失控感。

 

買多、買貴,不需要還是照買?一切都是因為多巴胺。

廠商會用哪些方法刺激消費者腦中的多巴胺?讓我們覺得

「錢沒有消失,只是換成我喜歡的樣子」。

{{ _getLangText('m_detailAuthorBookList_title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