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麓先生曾言:「辛亥革命後的山重水復是『五四』運動興起的背景,『五四』運動促進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而後有國共合作,而後有五卅運動,而後有國民革命的北伐戰爭,它的偉大意義將這樣歷史地表達出來。 ”
這段話是本書的思考緣起,提供了理解五四運動的鑰匙。 本書希望打破五四研究由來已久的「北京中心主義」和「革命消解主義」,從「地方視野」出發,展示中國各區域,尤其是江浙地方上五四運動發生、拓展、延續的機制; 中心對各地方強度有別,路徑多樣的影響和地方人士那些不能被中心消解的主體性和被中心激發出的主體性。 同時,本書也希望立足「長程革命」,考察“五四”的劇本和“五四”的舞臺,揭示幹革命者、說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的實際人生和身心演變,以在20世紀中國革命史中真正理解“五四”。
五四的研究已成顯學,然而尚有薄弱之處,即各地的五四究竟如何。 瞿駿的新書聚焦“在地方的五四”和“長程革命中的五四”,取徑頗具新意,內容多有洞見,足為今日和此後的五四研究者參考。 ——羅志田
五四,是一個永恆的,又難以出新的學術話題。 瞿駿的這本新著,獨闢蹊徑,眼光往下,從全國精英的五四,下移到地方知識人,特別是江南社會中的五四,讓五四呈現出迥然不同於主流的另一種敘事。 本書上接晚清,下通國民大革命,展示了歷史脈絡中五四思想的多元稜鏡。 ——許紀霖
五四新思想的策源、新文化的“文本”固然重要,而思想的傳播與新文化的落地同樣不可忽視。 在思想擴散的過程中,勢必受地理空間、交通通信與傳播管道等因素的制約,而各人擁有的文化資本、物質條件、企圖和抱負,與時代命題發生碰撞,不同的人,經歷、感受和認知的,是不同的五四。 瞿駿的新書特別著眼於“地方”和“受眾”,重點探討了邊緣知識青年、地方老新黨、小鎮讀書人,以及老師與學生輩等若干群類與個案。 他擅長從歷史的“細節”處重建歷史的複雜語境,描述了一個與以往“中心”和精英視野不盡相同的五四。 ——王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