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跳脫美學範疇,化身顛覆性的思考體系
日本文化核心中最難以言喻的概念,
對物件、生活、藝術創作、人生歷程,與數位時代的社會現象
提出思辨與解答
談起侘寂,我們心裡可能會浮現某些圖像……例如粗糙陶器裡一根枯枝、灰泥牆上一抹斜陽。
樸素斑駁的美學風格,是侘寂最顯而易見的特色。但若只抓到表層的美學表現,其實我們很可能忽略了侘寂最深刻的底蘊。
從不可言喻,到萬眾普及──「局外人」視角的深度剖析
從茶道與禪學發展出的「侘寂」,一向以概念玄奧聞名,連日本人自己都難以說明,許多誤解便隨之而來。
正因如此,一位擁有清晰文字能力,又有野心去究明概念的人,才能搭起侘寂概念與世間大眾的橋樑。李歐納.科仁身為美國人卻長年浸淫日本文化,於日本著名文化雜誌《BRUTUS》上長期發表專欄,對於歐美與日本文化寫下深刻的文化比較。
他所寫下的《侘寂Wabi-Sabi》在1994年首度以一般人容易理解領會的方式把侘寂的概念帶到歐美眼前,嘗試用清楚的言詞說明,也和西方世界熟悉的現代主義做比較。於是從90年代起,在歐美的平面與工業設計、製造業、建築界內,本書激發許多人的靈感,甚至在科技產業促發「簡單質樸」的企業理念,帶起一波探討、實踐侘寂概念的風潮。
從美學精神,到思考體系──概念擴張與實踐的潛力
即便侘寂精神得以發揚光大的原因,和特殊的美學表現密不可分,但許多人對侘寂的理解常停留在平面呆板的外觀想像,造就許多物事空有侘寂之名,卻與核心精神無關,甚至背道而馳。
於是,在《再探侘寂》當中,科仁潛入侘寂的源頭,從詩歌、茶道、禪宗等起點探看概念成形的背景與演變,再梳理其發展與衰微。當我們認識侘寂的形成過程,便能體會侘寂的完整型態可以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思考模式、一種對既存主流意見的反動態度,要求我們對於生命、對於藝術創作、對於消費社會,以主動關注遭忽視的細節、摒棄框架再詮釋的態度面對,終能達致不矯飾而優雅的侘寂智慧。
從歷史上的價值翻身,到數位時代的警鐘──反向哲學的動能
回溯侘寂的發展史,我們能看見挑戰主流意識的動能。而這份動能即使搬移到現在,也能讓我們迴避危機。在如今資訊氾濫的數位世界,侘寂是種反向哲學,讓我們後退一步,重新思考0與1的編碼、簡化與像素模擬的虛擬世界,是否奪走了我們的生命經驗與生活細節,讓人陷入感官知覺貧乏而不自知。藉著侘寂那強調以自己的眼光與真實互動,進而鑑賞細節、主動詮釋、破壞框架的動態顛覆思維,我們或許終能避免陷入麻木無感的困境。
一趟探索古今的侘寂之旅,最出人意表的收穫,正是讓我們理解侘寂不是某些事物天生就有的某種內在特質,更不是物品的製造者一廂情願定義的特性,而是觀看者在理解侘寂的內涵之後,心懷侘寂,對事物提出的詮釋與發掘出的價值。
亦即──若對外在物體的本質、內在情感的狀態與精神態度,均有所覺察,便能在眼前一片逐漸腐朽分解的枯葉上看出侘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