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質樸、禪意、不完美、非永存
傳承五百年的經典日本美學哲學,
概念如何成形、為何難以言喻,又是為什麼會與瞬息萬變的數位時代產生扞格?
內蘊豐厚的「侘寂」概念,可說是串連了日本文化中許多深沉的精神性與文化表現。但也正因如此,這個概念格外玄祕、難以言傳。
李歐納.科仁的《侘寂Wabi-Sabi》首度將侘寂帶入歐美,他筆下明確的描述、定義,為侘寂做了一番定義釐清,進而促使這個概念普及,在設計、建築、藝術甚至商業領域催生了廣度驚人的侘寂風潮。三十年以來,侘寂對許多人來說已不是陌生名詞,但看著眼前許多刻意刷舊、脫色、斑駁、鏽蝕的碗盤瓶器,甚至裝潢,我們怎麼確定自己理解的,不是對侘寂定義的淺薄誤解,而真的是侘寂根柢那既深沉又顛覆的靈魂?
侘寂即是──
美學的他者
尋常之物的蛻變
安貧
不完美
存在於「無」所孕生的無限可能性
這樣的定義,若從表面理解,便容易成為平面呆板的想像,造就許多物事空有侘寂之名,卻與核心精神無關,甚至背道而馳。於是,科仁潛入侘寂的源頭,從詩歌、茶道、禪宗等起點探看概念成形的背景與演變,再梳理其發展與衰微。當我們認識侘寂的形成過程,便能體會這些特質並不是獨斷的美學判準,更不是要求人模仿的指導原則,而是對於環境、物件、心境與感受更全盤的包容、欣賞與價值再發現。
這趟回溯之旅,最出人意表的收穫,正是讓我們理解侘寂不是某些事物天生就有的某種內在特質,更不是物品的製造者一廂情願定義的特性,而是觀看者在理解侘寂的內涵之後,心懷侘寂,對事物提出的詮釋與發掘出的價值。
亦即──若對外在物體的本質、內在情感的狀態與精神態度,均有所覺察,便能在眼前一片逐漸腐朽分解的枯葉上看出侘寂。
一旦能看出侘寂,在回溯過去之餘,我們也能著眼現在、迴避危機。在如今資訊氾濫的數位世界,侘寂是種反向哲學,讓我們後退一步,重新思考0與1的編碼、簡化與像素模擬的虛擬世界,是否奪走了我們的生命經驗與生活細節,磨鈍了我們的感受力,讓人陷入感官知覺貧乏而不自知。藉著侘寂那強調以自己的眼光與真實互動,進而鑑賞細節、主動詮釋、破壞框架的動態顛覆思維,我們或許終能避免陷入麻木無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