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窑賦》,又稱《破窑賦》《勸世章》《命運賦》《時運賦》等,為呂蒙正的經典之作,與三國諸葛亮《誡子書》、唐朝張說《錢本草》、明朝張居正《馭人經》合稱為古代四大“千古奇文”。本文是作者未發跡之前,曾蝸居洛陽,日乞僧食,夜宿寒窑而得名。《寒窑賦》雖以“賦”為名,但擺脫長久以來以“七體”為主客對話的成熟賦體結構,而是利用“說是非”“輪價值”而進行理性說理的賦體結構。在說理中,呂蒙正在《寒窑賦》穿插了自身的經歷作為重要依據,並列舉歷史上諸多名人命運跌宕起落最終能成就功業的事實,把人間冷暖、世態炎涼勾勒得淋漓盡致,加上鮮明的排比、對偶和形象比喻,描繪出一幅古代社會的“世俗圖”。並且以所謂現身說法的方式,理中入情,情理交互,從而成為賦文中最打動人、說服人的內容。而且,《寒窑賦》流傳至今,具有它特有的魅力,經過人們代代相傳,文中所傳達的道理早已達到勸誡世人的效果。
呂蒙正(946-1011),字聖功,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太平興國二年(977)狀元,授將作監丞、通判昇州,歷任知制誥、翰林學士等。太平興國八年(983),擢為參知政事。端拱元年(988),與趙普同為宰相。淳化二年(991),貶為吏部尚書。淳化四年(993),復相。至道元年(995),罷相,以右僕射出判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咸平四年(1001),再拜為宰相。後授太子太師,封萊國公,改封徐國公,又改為許國公。因病辭官,回歸故里。後來病逝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贈中書令,謚號文穆。祖父呂夢奇,曾任後唐戶部侍郎。父親呂龜圖,曾任北周起居郎。宋代歷史上三度拜相的僅有趙普和呂蒙正。呂蒙正為政寬簡,對上直言敢諫,對下寬容雅量,不記人過,以知人善任著稱,堪稱一代賢相。
★凡士大夫之必居大位者,先觀其器度,寬厚則無不中矣。故韓王普在中書,忽命呂公蒙正為參預,趙常潛覘其為事而多之,曰:「吾嘗觀呂公每奏事,得聖上嘉賞,未嘗有喜,遇聖上抑剉,亦未嘗有懼色,仍俱未嘗形於言。真台輔之器也。」
——《丁晉公談録》
★蒙正質厚寬簡,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未允者,必固稱不可,上嘉其無隱。趙普開國元老,蒙正後進,歷官一紀,遂同相位,普甚推許之。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