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如作戰,防守比進攻更重要!
從兵荒馬亂的三國、戰國與幕末,領悟投資戰場上的生存之道
在歷史戰役中,看見正確決策的智慧
從兵法故事裡,淬鍊出財富增長的原則
▍投資的成敗在於決策,決策的奧義就是兵法!
學兵法、讀歷史,在現代社會裡還有用嗎?日本投資專家上總介可以果斷地告訴你:當然有!而且可以讓你賺很多!
上總介是日本知名的專職投資人,全職投資超過7年,用250萬日圓的種子資金,滾出了2億日圓的身家。即使期間接連遇到重創股市的重大事件,如活力門事件、雷曼兄弟風暴以及東日本大地震等,也不曾讓他陷入年度虧損的窘境,始終維持正報酬
而讓他投資成功的根本,正是他從歷史與兵法中學到的「正確投資觀念」。
▍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才有獲利的餘裕!
上總介認為:「在投資的優先順序裡,防禦先於攻擊。」綜觀古往今來的戰爭,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是否「自我毀滅」。成功者不見得百戰百勝,卻能恪守「大勝小敗」(賺多賠少)的原則,不貪功、不冒進,保留退路與餘裕的同時更能綜觀全局,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相反的,失敗者往往陷入自絕生路或執著求勝的迷障中,有的是理論一百分但經驗為零(如紙上談兵的趙括);有的自恃經驗豐富卻沒發現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如面對豐臣秀吉大軍壓境,卻依舊選擇堅守小田原城的北條家)。
透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戰史故事,結合兵法教訓,上總介將會把他在股市上賴以生存的30個投資原則傾囊相授,幫助讀者建立常勝不敗的投資基礎!
【投資的不敗兵法】
◎退路的數量越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時,能成功應對的可能性就越高。增加退路能讓人產生「心靈上的餘裕」。在有心靈餘裕的情況下投資,即使失敗了,也能清楚地檢討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相反的,如果失去了心靈餘裕,投資時往往會因為過於擔心日常生活而無法理性思考,甚至無法察覺到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
◎當「成功的經驗深深烙印在記憶中」時,這樣的記憶可能不僅帶來損失,甚至可能讓人損失全部的資產。雖然我們理應重視過去的成功體驗(經驗),但同時也要刻意去尋找與成功案例的差異點。市場中不可能出現與過去完全相同的情況,必然會存在一些差異。發現這些差異後,既能以過去的成功體驗為基礎,也能在潛意識中產生一些警戒心,這種警戒心在發生意外情況時能夠保護自己。
◎當不能輸的強烈執念等「個人的強烈情感」凌駕於「現實的市場狀況」時,機率上更容易出現不良結果。勝利固然讓人開心,但若能抱持「不會大敗就好」的心態,反而是最理想的。這樣的想法讓人能在面對虧損時,學會如何「敗得好看」。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人,才是真正強大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