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以世界名畫為主題,幫助孩子進行觀察,進而學會思考,能夠完整表達自己想法並寫出漂亮文章的練習簿
陪孩子在欣賞藝術的同時,提升觀察力、判斷力、思考力和創造力,學會解讀文字、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能提升寫作技巧
不管AI取得多大的發展,某些人類獨有的能力仍然無法替代,如共情力、想像力、創造力、溝通能力、學習動機、人性等被稱為「非認知能力」的能力。本書透過「觀看藝術」的方式,讓孩子進行觀察→思考→寫作的輸出訓練。不僅培養了孩子的美學素養,並在鍛鍊寫作能力的同時,以沒有標準答案的事物為線索,培養孩子學會思考、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升孩子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思考力,並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與解讀能力。
透過本書每個單元「起步、跨步和跳躍」三步驟的練習,將能學會──
V鍛鍊觀察力,正確寫出所見情景。欣賞的畫作包括:老彼得.布勒哲爾的《尼德蘭箴言》、約翰尼斯.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和《倒牛奶的女僕》。
V鍛練思考力,想通沒有答案的問題。欣賞的畫作包括:愛德華.馬奈的《吹笛子的少年》、文森.梵谷的《在亞爾的臥室》、克勞德.莫內的《撐陽傘的女人》。
V強化想像力,將無形的東西有形化。欣賞的畫作包括:法蘭茲.馬克的《藍馬1號》、巴托洛梅‧埃斯特萬‧牟利羅的《窗前的兩個女人》、雷內.馬格利特的《透視》。
V提升創造力,產生新價值。欣賞的畫作包括:雷內.馬格利特的《黑格爾的假期》、奧迪隆.魯東的《仙人掌人》、亨利.盧梭的《沉睡的吉普賽女人》。
V培養解讀力,結合美術欣賞與閱讀。欣賞的畫作包括:吉安.羅倫佐.貝尼尼的《阿波羅與戴芙妮》、約翰.艾佛雷特.米萊的、《奧菲莉婭》、彼得.保羅.魯本斯的《上十字架》、《下十字架》。
對於一直以來只學習計算和死記硬背的學生來說,書中的做法一開始或許是有些困難的練習。但對充滿想像力、富有創造力的人來說,一旦開始解答,就會沉浸其中,感覺是一種極為有趣的練習。
透過本書的練習,孩子會培養出更貼近新時代素養所需具備的「非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