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與飲食文化公開講座
2022-04-02 14:00 開始

日期:2022年4月2日(六)

時間:2 – 5pm

講者:陳允鋒教授、陳永豐老師、伍鈞鈞博士,王素韻博士

主辦: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一本


講座題目

一、〈從食材到詩材:古典詩歌之竹筍意象及其審美價值〉

講者:陳允鋒教授

二、〈《廣東新語》所載三百年前粵人飲食文化試析〉

講者:陳永豐老師

三、〈青魚雪落鱠橙虀:唐詩中魚膾的作法及詩人的嘗鮮風尚〉

講者:伍鈞鈞博士

四、〈從口味說起:汪曾祺飲食散文的「博雜」談〉

講者:王素韻博士


-----


〈從食材到詩材:古典詩歌之竹筍意象及其審美價值〉


文學是社會現實之反映,詩歌作為重要文學品類之一,歷來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食材入詩,本不足爲奇,而竹筍與詩歌關係之密切,美學意藴之豐富,尤令人矚目。綜合考察《詩經》以降古代詩家之創作,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竹筍之形色、鮮味,每觸發詩家審美聯想,形諸篇章,此乃竹筍意象從一般食材轉變為重要詩材之基礎。其二,詩家筆下竹筍意象,更可貴者,在於創作者超越「詠物」思維局限,多方呈現其象徵意味,舉其要者,如:1、清高之神韻與耿介之氣節;2、陽剛勁猛之充沛生命力;3、遠離廟堂、親近山林之疏淡志趣;4、竹筍生長季節特點及其獨特風味所寄寓之思鄉情懷。 


講者簡介

陳允鋒,文學博士,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任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古文論與詩學、佛學與中國文學等,已出版《中唐文論研究》、《《文心雕龍》疑思錄》、《古典詩學述論》等多部專著,發表學術論文六十餘篇。


-----


〈《廣東新語》所載三百年前粵人飲食文化試析〉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關乎人的基本生存條件以及生活方式和質量,不論民族、不分貧富,都視為頭等大事而經歷著悠久發展。粵地長久混雜了本土百越族及北方不同時期的移民,故生活食品中既雜有北方物種,又有不少南方特產,如一般所說的五榖「麻黍稷麥豆」,部份也有在粵地栽種,只是粵地的稻穀類飯食更為多樣和突出。至於烹調助料,如「鹽酒油糖葅」,在南方都是本土盛產之物。此外,粵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屈大均稱為「廣為水國,人多以舟楫為食」,在日常穀食以外,能享用的食物種類也眾多,如家禽類有「雞鴨鵝鶉鴿」,鱗介類有「魚鼈蠔蜆蠃」,蔬果類有「蕉蔗藷瓜薑」,肉食類有「羊猪獐鹿蛇」,無不可以入饌,林林種種,在三百年前屈大均《廣東新語》中備載詳盡。借古以證今,既可探源溯流,究其源委,也可揭示廣東飲食文化之歷史梗概,況且,這種飲食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形成南方飲食文明的一大特色。


講者簡介

陳永豐,樹仁大學中文系高級講師,北京大學1991年中文系碩士畢業,自1991年至今,任教於樹仁大學中文系。


-----


〈青魚雪落鱠橙虀:唐詩中魚膾的作法及詩人的嘗鮮風尚〉


《詩經・小雅・ 六月》載:「飲御諸友,炮鱉膾鯉」,反映早於周代,我國人已有食用魚膾的風習,此風到了唐代更為鼎盛。《全唐詩》裡已有不少關於唐詩人烹調及品嚐魚膾的描述,細閱之下,除了可以洞悉唐人食用魚膾的理想季節、環境與場合外,更能了解其料理魚膾的方法、魚膾最宜與什麼時令食品搭配食用、魚膾宴的普遍性及魚膾的意象與典故等。這些詩篇學術性及趣味性兼具,使讀者可從精神及物質生活兩個層面,感受唐人的嘗鮮風尚及飲食文化。


講者簡介

伍鈞鈞,復旦大學文學碩士、中山大學文學博士,現為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助理教授兼副系主任[語言教學]。主要研究領域為杜甫及其詩文研究、唐代士人生活風尚、唐代詩文與詩文批評、唐五代小說等。任教科目包括:李白杜甫詩、唐宋文、唐宋文學地理研究、中國文學與正向人生等。學術論文見於《國學研究》、《古典文學知識》、《中國文化研究》、《馬大華人文學與文化學刊》等學刊。


-----


〈從口味說起:汪曾祺飲食散文的「博雜」談〉


飲食之於文學,常作為文化或政治象徵涵義,暗示讀者深掘箇中微言大義。相對來說,汪曾祺(1920-1997)喜在其散文中敷陳各地飲食,考證辨異,更不避博雜,筆調散漫平實。然而,縱觀其1980至1990年間的飲食散文,遍談各地口味之差異、偏食與雜食之取向,乃至討論「文化小說」在紙上談「吃」的考古癖,暗中指向文學的標準與越界,這些小議是漫不經心還是別有言外之音?本文聚焦汪曾祺八十年代散文有關飲食之論述,窺察作者以博為旨的動因。在其「博雅(雜)」的風格下,如何揭示出「文學」與「飲食」在個人記憶與歷史想像中互為調和的特點。


講者簡介

王素韻,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專研二十世紀中國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