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子芝麻茶
豆子芝麻茶
楊本芬
文:李夢 素人作家楊本芬的最新文集《豆子芝麻茶》獲得《亞洲週刊》2023年度十大小說,並不讓人意外。過去3年來,這位83歲高齡的女作家連續出版3部著作,大多是身邊細鎖的日常,是普通人的故事。 通常事業有成的名人愛寫自傳,回顧曾經的輝煌,而楊本芬的自傳以及她對於身邊人的耐心書寫,卻無關「偉大」。這些故事,如此尋常,甚至微小,置於歷史時代的洪流之中,不過是微塵與細沙。可在作者看來,正是這樣的細弱甚至卑微,正正契合每一個普通個體一生中所經歷的歡欣、悲傷和盼望,能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與敏感的地方。 與《秋園》和《我本芬芳》相似,《豆子芝麻茶》講的也是女性的故事。從少女到婚姻,從生子到養育,再到步入老年,女性在男權社會遭遇的傷痛和不公,一直都在。《豆子芝麻茶》關乎秦老太、湘君和冬蓮3位老年女性的婚姻與人生,從她們的自述中檢視女性在婚姻、家庭與事業中的困境與考驗,亦展示女性同伴之間互相鼓勵、彼此支撐的感人力量。 楊本芬書中的女性,儘管經歷艱困,卻不曾放棄繼續生活的希望和勇氣。在氣溫驟降的寒冬讀此書,細味無名者之歌,越發覺得溫暖。 (原文刊於香港《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2月。)
super daisy
推薦
遊走香港屋邨誌
遊走香港屋邨誌
aikosan
文:李夢 近日行書店,偶遇香港女生Aikosan的新書《遊走香港屋邨誌》。未細閱,先被封面吸引:屋邨內街景一隅,冬日陽光正好,人們或等車或閒談,或步行匆匆,不過是尋常街景,卻有情味。 身邊不少同事朋友,都在屋邨長大。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固然不算優渥,長大後卻時常懷念那些日子,樸素、平實、無憂。《遊走香港屋邨誌》記錄了作者在過去2年多來,漫遊近200個屋邨的所見所聞及所感,既有對於屋邨歷史乃至香港發展遷變的回望,也有對於邨內特色建築、街道和店舖的溫情記述,還有小貼士穿插其間,與讀者分享如何在屋邨內找到最佳位置拍照打卡、又或哪些美食值得品嘗。 全書文圖生動、貼地,落筆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細處。諸如彩虹邨、華富村、祖堯邨等知名屋邨,雖說常在報章、電視節目中出現,甚至成為知名電影或者韓星組合MV的取景地,但對於其間的大小街巷、店舖以及住宅的特色風格,外人甚少了解。跟隨Aikosan的文字與攝影,我們終於對這些日日相見卻往往忽略的市井風貌,有了更為直觀而親切的認知;若更進一步,則由小及大,從屋邨的營造、發展及至重建中,映照這座城市的過往與今天。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9月9日。)
super daisy
推薦
深圳旅遊新情報2024-25最新版
深圳旅遊新情報2024-25最新版
西DorSi
各位讀者大家好,我是西DorSi。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新作《深圳旅遊新情報》,記得要留意一下是不是寫著2024至2025年。因為其實去年我也有出過一本同名的書,那時候的版本是2023年至2024年,也都承蒙大家的錯愛,此書多次登上了各大書店的暢銷榜。   所以出版社也很快聯絡我去撰寫這本新的版本,有買去年版本的讀者也可以繼續支持一下我的這本新版本。因為其實去年那一本書是我的人生第一本書,裡面其實我現在重看也覺得真的有一點我看不下去的,可能寫法仍然是太過幼嫩,所以裡面其實有很多東西我自己覺得整理得不是太好的,再加上去年和出版社談的時候,我們比較著重旅遊新情報,是著重在「新」字的,所以去年那一本就很少提及一些深圳的舊東西,主要都是說一些新的景點和新的餐廳為主, 結果有不少讀者就向我反映,覺得去年那一本太少舊東西了,純粹只有一些新東西對大家幫助並不是太夠啊!     所以,今年我和出版社談完之後,大家都有一個共識,除了有寫新的東西之外 也都有寫不少舊的商場和景點,主要是描述他們在過去這幾年來的一些新變化 。假如你突然之間有一個假期想來回深圳一日遊,但是又不知道去哪裡玩好的話,這一本書絕對是可以幫到你的。     因為這本書有三百多頁,裡面全是深圳一些比較重要的商場和景點,你只要在起行之前隨便揭開一頁,絕對都可以成為你這次旅程的一個目的地,而且這一本書雖然這麼厚,但是價錢也是很便宜的,只需要八十八元。八十八元在香港我想可能只可以吃一頓飯,但是這一本書是足夠你接下來這一年作深圳出行之用。   按此打開視頻介紹
閱讀推廣人
推薦
二十城記
二十城記
馬岩松
文:李夢 去年秋天,在海口旅行,往雲洞圖書館打卡,果然名不虛傳。由知名建築師馬岩松帶領的MAD建築事務所設計的這棟建築,棲息在海邊,宛若蟲洞,又似雲朵,未來感十足,讓見慣城市石屎森林的我們,在這海天之間找到一處自在呼吸、閱讀並徜徉的嚮往之地。  今年是MAD成立20周年,馬岩松推出新書《二十城記》,書中收錄了他曾深度旅行或參與項目建設的20座城市,從童年的北京,到大學時代的紐約,從傳奇建築師高迪曾揮灑想像與創意的巴塞隆拿,到見證他成名並成熟發展的多倫多、鹿特丹和深圳,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年代與風格的建築師和設計師留下各式建築,或恢弘壯美,或特獨另類,在不同的時空維度,為城市歷史乃至人類文明,增添鮮活且生動的註腳。 《二十城記》是一部遊記,又不止是一部遊記。作者以建築師的視角,以藝術創作者的審美,相約讀者在城市遊走,觀察、記錄並思考,分享城市發展與變遷的奧妙,更關注人與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馬岩松書中頻繁談及的一點深得我心:城市作為理想生活的承載,必須具備理想主義色彩;當下乃至未來的建築師,唯有將眼光放得更遠,站得更高,才能掙脫不必要的束縛,引領時代前行。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8月。】
super daisy
推薦
志氣凌雲 -- 香港運動員奮鬥百年路
志氣凌雲 -- 香港運動員奮鬥百年路
文:李夢 巴黎奧運,激戰正酣。比賽第二日凌晨,賽場傳來好消息,香港奧運選手江旻憓亮相女子重劍個人賽並勇奪金牌,為香港代表隊拿下本屆奧運第一金,全城喝彩。 大家若是體育迷,觀賽間隙,也可找來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志氣凌雲—香港運動員奮鬥百年路》一看。3年前的東京奧運會,港隊創下1金、2銀、3銅的歷史性佳績,而《志氣凌雲》一書,正正記錄東奧賽場上運動員的精彩瞬間,亦透過十多位運動員的奮鬥故事、近200幅珍貴圖片,回顧一個世紀以來一代代香港健兒奮鬥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 我常想,為何奧運會、世界盃等大型體育比賽每每引起全城、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關注和熱議?不僅因為賽事本身的緊張和激烈,更因為比賽背後運動員成長、蛻變最終成功的故事,總能讓人心有戚戚。 體育比賽精彩,卻也殘酷,我們見過太多天資卓著、揮灑賽場的運動天才,也同樣見過不少因事故、因傷病、因大大小小的挫折而遺憾落幕的明星選手。人生如賽場,賽場如人生,不免高低起落,不免苦樂辛酸。無論成敗,只要全力以赴,都贏得尊重。從運動員發現自我、實現自我乃至超越自我的旅程中,我們得到感動與激勵,從疲憊生活中想望英雄夢想,找到映照生命之光。 (本文原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7月30日。)
super daisy
推薦
黃雀記(新版)
黃雀記(新版)
蘇童
文:李夢 貿發局每年舉辦的香港書展記者招待會,「名作家講座」系列都是眾多傳媒關注的熱點,今年亦不例外。據主辦方在不久前記者會公布,因應今年書展「影視文學」主題,作品曾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集的內地多位知名作家如蘇童、金宇澄等,都將親臨香港。 南京作家蘇童,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代表作《妻妾成群》曾被著名導演張藝謀改編成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並獲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等眾多獎項。蘇童以先鋒作家之名闖入中國當代文壇,用筆新奇、另類,其作品諸如《紅粉》《河岸》等,有個性有稜角,卻不尖銳刻薄,別有一些黑色幽默在其中。 蘇童曾自嘲是比較懶的作家,他最近的一部長篇小說,已是10年前出版的《黃雀記》。像作家此前的大部分長篇作品那樣,這部小說依舊將故事背景設定在香椿樹街,男主角依舊是遊走在濕熱江南街道的少年,不同的是,時間背景由過去來到現今,將作者對於當下時空的思考揉入文中。 《黃雀記》書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諺語,而書中幾個青少年之間的愛恨情仇,其間的希望與絕望、明媚與晦暗,其背後也藏着古老東方陰陽相生的哲思。若你細讀此書,便會發現書中文字背後似乎總有一隻黃雀,若隱若現,宛若命運。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7月1日。)
super daisy
推薦
How to Make Work Not Suck
How to Make Work Not Suck
Carina Maggar
文:李夢 對於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最心煩的莫過於周末或假期最後一天的晚上,猛然想起明天便要早早起身追趕地鐵或在巴士上擠來擠去。不論你是兢兢業業的打工族,團隊主管或是艱苦創業的公司老闆,除了極少數ENTJ(十六型人格中的「指揮官」,以強勢霸氣著稱),恐怕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社會人,絕不會將日復一日的辛苦工作當作無上樂事。 既然返工不可避免,打工人如何從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認的泥潭中掙脫出來?英國創意媒體人馬格加(Carina Maggar)在其新作《怎樣讓工作不那麼討厭》(How to Make Work Not Suck)一書中,與我們分享了100多個「快樂工作」小技巧。學歷沒那麼重要;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如果做不到早起,如何準時到公司而不被老闆罵?全書開本精巧,文字幽默簡短,再配上繽紛生動的插畫,讓人開懷一笑之餘,又能學到做事做人的大道理,何樂不為? 在我看來,這上百條技巧,雖然各有各妙處,但歸根結底只有一點,即是「做自己」。了解自己,體諒自己,努力做自己,不但有利於我們扮演好「打工人」這一角色,亦有助於我們在家庭生活中遊刃有餘,而不至於處處討好。不再刻意成為「誰的誰」,而真正明白自己、取悅自己,當我們的內心強大起來,不論在日常生活中,乃至在職場裏,才能無堅不摧,勇往直前。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6月17日。)
super daisy
推薦
姹紫嫣紅開遍——崑曲與歷史文化
姹紫嫣紅開遍——崑曲與歷史文化
鄭培凱
文:李夢 近讀香港中華書局出版的《姹紫嫣紅開遍——崑曲與歷史文化》,細聽著名歷史文化學者鄭培凱教授分享崑曲千年流轉的奧妙,獲益匪淺。 鄭教授欣賞崑曲、研究崑曲,更普及崑曲。白先勇先生為此書撰寫序言,稱鄭教授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持的崑曲課程及衍生出來的崑曲活動,在香港的崑曲教育及推廣數十年如一日,「歷時最久、最有系統、影響最深廣」。藝術的普及與傳揚,非得有心人孜孜不倦、綿綿用力,方能久久為功。 書中收錄的文章,是鄭教授在20多年間陸續寫成,既從學術層面釐清崑曲作為中國傳統戲曲瑰寶的歷史文化意義,也是一位資深崑曲迷的聽戲心得放送。書中尤其讓我印象深刻是他由湯顯祖與莎士比亞兩位大劇作家的對比分析,引申出東西方文化哲思的互為映照。 湯顯祖與莎翁均為1616年逝世,在通訊並不便利的年代,兩位東西方戲劇界巨人應互不相識,但在數百年後的今天,兩人的作品及其在戲劇與文化界的地位常常被並置談論。在鄭教授看來,兩位文豪雖用不同語言、在不同背景下創作,但其作品中對人生的觀察、對人性的析解卻有驚人的相似。如是「理一分殊」,恰恰是文化之於個體的奧妙與魅力,或也是古老的戲曲乃至更普遍意義上的藝術至今仍常談常新的緣由所在。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6月3日。)
super daisy
推薦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
格雷格‧吉拉德,林保賢
文:李夢 不久前,英國人林保賢(Ian Lambot)又一次回到他曾居住十數年的香港,一則為了談生意,二來為中華書局重印《黑暗之城:九龍城寨的日與夜》捧場。這本講述九龍城寨清拆前後歷史的著作,於去年香港書展期間推出,短短半年即售罄。 「出版社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書賣得不錯,這讓我覺得驚訝。」林保賢坦言自己沒想到這樣一冊將近五百頁、售價超過四百元的大部頭歷史書,在香港這座講求效率的快節奏城市裡,能夠有如此銷量。 其實,銷量出色的原因並不難解釋,不外是「好奇」二字。這座位於香港九龍地區的「城中城」自一九九四年清拆之後,陸續引來不同領域的興趣及關註:建築學者試圖析解城區內擁擠雜亂卻互不幹擾的樓群,攝影師關心城中街道以及街道兩旁店舖中普通人的生活,動漫玩家開發出關於九龍城寨探險的新遊戲,電影導演基斯杜化路蘭甚至在其二○○五年的影片《蝙蝠俠:俠影之謎》中,以九龍城寨為靈感,虛構出一處充斥著瘋狂與邪惡的納羅斯島。 「每個人都把九龍城寨視為『黑暗之城』,這個稱呼猶如廣告口號,就像把巴黎叫『光之城』;紐約叫『大蘋果』;香港叫『亞洲國際都會』。」在《流行文化與城寨》一文中,作者雷斯尼克(Jon Resnick)如是說。換句話說,如今的「九龍城寨」(Kowloon Walled City),儼然像是一個被過度詮釋甚至消費的文化符號。 然而,當林保賢在一九八○年代初首次到訪九龍城寨的時候,那個佔地約七英畝的圍城以及城中人的生活,仍是城外人唯恐避之不及的話題。林保賢記得,當時他與身邊的朋友談論起自己在九龍城寨的所見所聞,朋友每每瞪大眼睛問他:天,你去那裡做什麽? 這些驚訝並非沒有來由,因九龍城寨的「三不管」狀態久已有之,而那裡的販毒活動、無牌牙醫館、違規架設的天線及非法搭建的屋舍,也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二戰後,一些無家可歸者在九龍城寨附近露宿;上世紀五十年代起,眾多來自中國內地的平民湧入香港,城寨因此成為調景嶺和油麻地之外的又一處臨時居所。之後,政治與社會景況漸趨穩定,這些居所相繼清拆,唯有九龍城寨屢拆而不得,這其中,也牽扯到當時的英國政府與中國政府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聯。 上述關於歷史疑問的探究,並未出現在林保賢與加拿大攝影師吉拉德(Greg Girard)合作的最初版本的《黑暗之城》中。這些歷史問題的追溯以及學術上的討論,直到英文版再版以及中文版面世的時候,才陸續添加至原作中。這是林保賢的有意為之。在他看來,本書最初面世至今已過去二十多年,繼續以口述歷史及影像的方法回溯那段逝去的時光,未免顯得有些單薄,特別是在對於九龍城寨的討論愈發頻繁的當下。 《黑暗之城》一書原本以英文寫成,於一九九三年由林保賢的一人出版社Watermark Publications推出,書中除去吉拉德與林保賢拍攝的人物及街景相片之外,還收錄了由當時香港大學歷史系學生Emmy Lung參與執行的「口述歷史」項目。在一九九○年代的最初幾年裡,三人曾多次出入九龍城寨,與城中的牙醫、臘腸店老闆、家庭主婦和城寨傳教士等各色人等聊天,寫下個體與這一重逼仄昏暗空間相處的經歷。 「聽到的故事多了,我們漸漸發現,原來城寨並不像我們當初設想得那樣。」林保賢告訴我。其實,城外人對這座所謂的「黑暗之城」以及城中人的生活存在諸多「誤讀」,這些「誤讀」來自於成見以及憑空而起的想像。 林保賢本業為建築師,最初造訪城寨的原由,只是單純覺得那裡的建築物有趣。「你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地方像當年的九龍城寨那樣,樓宇如此密集擁擠,居民的生活卻如此有序。」在林保賢看來,如果將九龍城寨當成一個自給自足的社群看待,它的布局雖說並無事先規劃,但在有限的空間及資金支持下,卻能奇跡般地自覺形成一種緊湊(甚至可以用「精妙」來形容)的樣態。頂層天臺既是孩童嬉戲的場地,也是養鴿人馴鴿餵鴿的好地方;看似隨意拉扯的天線足夠將照明的光源從地面一直傳送至十四層;為省錢及貪圖方便而隨意加蓋的樓層,一方面為空間中居住的人群擋去大量自然光,另一方面竟出人意料地提升了樓宇(盡管表面看上去搖搖欲墜)的穩固性。 「說來你可能不信,我們當年在城寨內採訪街坊的時候,從未遇到過什麽麻煩。」林保賢和他的兩位拍檔原本擔心的來自警察的盤問甚至黑社會的圍堵,統統都沒有發生。而且,去的次數多了,他們與一些街坊熟絡起來,一來二去竟成了朋友。 「城寨中的人和你我一樣,過著平凡普通的生活,這也正是我們想要記錄下來的。」林保賢與吉拉德拍攝相片並寫作此書的過程中,以盡可能平視的角度觀察那個空間,以及空間中個體每日面對的瑣碎生活。如果你仔細看那些相片,會發覺吉拉德的人物相片,都是在極近的距離內拍攝的,很有些現場感以及紀實攝影的味道。 「我拍拍建築還可以,人像就拿不準了。」林保賢笑稱,多虧當年在某次聖誕派對上認識了擅長人像攝影的吉拉德,不然這本「影像+文本」的著作極有可能無緣面世。「也要多謝Emmy,拉近了我們兩個『鬼佬』與被訪者的距離。」林保賢雖然在香港住了十多年,粵語卻一句也講不出,至多聽得懂幾個地名,以及香港人對外國人的慣常稱呼——「鬼佬」。 如今,林保賢已返回英國居住,只是偶爾回來香港看看。我問他今次來港,是否打算去九龍城寨再看看,他笑著搖頭,反問我:「你是說那座公園嗎?」 的確,除去一座模擬當年景觀的模型之外,我們無法從那座在清拆原址上建起的九龍寨城公園中,找到任何關於舊日城寨的痕跡。對於林保賢等人來說,他們對於城寨的記憶,都已隨著二十年前的清拆行動而終止;如今的我們,只有透過書本、動漫和圖片展,盡力搜羅並拼貼自己對於「九龍城寨」這一地名的想像。正如一千個讀者看水滸能看出一千種江湖一般,每個人拼貼出的城寨圖景,也註定是不盡相同的。也許,正是這種因「不同」、「差異」甚至是「誤讀」而生出的神秘感,才令到這座消失了二十多年的圍城,直至今日,仍時常被你我想起。 「很多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寨故事。」林保賢說:「我的城寨故事差不多已經講完了。」 (原文刊於橙新聞,2016年3月14日。新聞鏈接:https://www.orangenews.hk/culture/100165/%E6%A9%99%E5%B0%88%E8%A8%AA-%E6%9E%97%E4%BF%9D%E8%B3%A2%E7%9A%84%E5%9F%8E%E5%AF%A8%E6%95%85%E4%BA%8B.shtml)
super daisy
推薦
顏色的故事(精)
顏色的故事(精)
斯黛拉.保羅[美]
文:李夢 當我們談論藝術史,我們通常會談論藝術家、藝術流派以及傑作背後的故事。但你是否想過從「顏色」這角度來談論歷史呢?美國藝術史學者、策展人斯黛拉.保羅(Stella Paul)在其著作《顏色的故事》(Chromaphilia::The Story of Colour in Art)中,便由「色彩」切入,回溯藝術史中顏色被運用、被闡釋以及被想像的往事。本書中文簡體版用大開本、銅版紙,配有200多幅印製精美的畫作,真真宛若一座「紙上色彩博物館」。 《顏色的故事》依紅、橙、黃、綠等色彩分為10個章節,文字好讀,絕沒有我們慣常印象中歷史書或學術著作那般枯燥。作者在引言中即點明:色彩是藝術最偉大的資源,「既廣泛存在又難以找尋,既轉瞬即逝又充滿驚喜」。之後每一章節的史實回溯及闡述中,又不斷讀解不同年代、不同社會及文化背景的創作者們,如何從同一種色彩中找到多元的甚至是迥然相反的表達與創想。 且以綠色為例,在魯本斯的畫作中,綠色是感官的愉悅;在印象派莫內筆下,綠色是自然界的明亮與純粹;而在野獸派馬蒂斯的肖像畫中,女子面孔被塗抹以綠色,而此時的顏色不再是寫實的載體,而成為畫家想像的依託,甚至某種「反叛」的象徵。同樣的,紅色、黑色乃至白色,在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藝術家筆下,各有意涵,故此藝術中的色彩變得神秘難解,欲說還休。 正因為這樣的多義難解,畫中色彩才更有魅力,而這也是藝術本身的魅力,不是嗎?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5月6日。)
super daisy
推薦
生成式人工智能:讀懂AIGC的奧秘
生成式人工智能:讀懂AIGC的奧秘
丁磊
文:李夢 最近,關於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討論越來越熱鬧。當我們尚未梳理清楚ChatGPT與GPT4的區別,尚未讀懂GPT與openAI背後的邏輯與演進規律,以Sora為代表的AI工具來勢洶洶,引發不少人擔憂:人工智能會淘汰人類嗎? 人工智能領域專家、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後丁磊在自己的新書《生成式人工智能:讀懂AIGC的奧秘》中,用生動貼地的語言為我們介紹了ChatGPT及Sora等網絡潮詞的背後故事。他不但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底層邏輯與功能,更解釋了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如何助力不同行業提升效能,真正步向科技賦能美好生活的理想。 Sora對於文化藝術行業帶來的挑戰與衝擊已顯而易見,數字人和AI工具可以撰稿,可以生成圖片和視頻,還可以為市場營銷提供支撐與創新。當任何一位哪怕不懂作曲的普通人,都可以在AI工具幫助下寫出一段近似巴赫作品的旋律。藝術家的創造力與個性又將如何定義?又或許,在不遠的將來,只要有想法、有創意,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 誠如ChatGPT之父Sam Altman所說,人類的生產力和創造力將在AI時代得到突飛猛進地發展。那會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那一定是個全然不同的時代。與其焦慮,不如直面。 (原文刊於《頭條日報》專欄「在島上讀書」,2024年3月4日。)
super daisy
推薦